| 溪上持只轮,溪边指茅屋。 闲乘风水便,敢议朱丹毂。 高多倚衡惧,下有折轴速。 曷若载逍遥,归来卧云族。 |
| 茅屋萧寥烟暗后,松窗寂历月明初。 此时谁念孤吟客,唯有黄公一帙书。 |
| 终南有茅屋。 前对终南山。 终年无客常闭关。 终日无心长自闲。 不妨饮酒复垂钓。 君但能来相往还。 |
| 日观东峰幽客住,竹巾藤带亦逢迎。 暗修黄箓无人见,深种胡麻共犬行。 洞里仙家常独往,壶中灵药自为名。 春泉四面绕茅屋,日日唯闻杵臼声。 |
| 青蘋叶底声蓬蓬,当年曾号襄王雄。 秋高八月势转急,忽来吹我茅屋东。 令我夜坐难秉烛,使我发白成老翁。 吁嗟! 恨尔之秋风。 风。 ¤ |
| 茅屋多新意,芳林昨试移。 野人知石路,戏鸟认花枝。 慢水萦蓬户,闲云挂竹篱。 到家成一醉,归马不能骑。 |
| 襄阳南郭外,茅屋一书生。 无事焚香坐,有时寻竹行。 画苔藤杖细,踏石笋鞋轻。 应笑风尘客,区区逐世名。 |
| 爱君茅屋下,向晚水溶溶。 试墨书新竹,张琴和古松。 坐来闻好鸟,归去度疏钟。 明日还相见,桥南贳酒醲。 |
| 巳公茅屋下,可以赋新诗。 枕簟入林僻,茶瓜留客迟。 江莲摇白羽,天棘梦青丝。 空忝许询辈,难酬支遁词。 |
| 旧书稍稍出风尘,孤客逢秋感此身。 秦地谬为门下客,淮阴徒笑市中人。 也闻阮籍寻常醉,见说陈平不久贫。 幸有故人茅屋在,更将心事问情亲。 |
| 雨中溪破无干地,浸著床头湿著书。 一个月来山水隔,不知茅屋若为居。 |
| 商岭东西路欲分,两间茅屋一溪云。 师言耳重知师意,人是人非不欲闻。 |
| 得道南山久,曾教四皓棋。 闭门医病鹤,倒箧养神龟。 松际风长在,泉中草不衰。 谁知茅屋里,有路向峨嵋。 |
| 送君尽惆怅。 复送何人归。 几日同携手。 一朝先拂衣。 东山有茅屋。 幸为扫荆扉。 当亦谢官去。 岂令心事违。 |
| 隐来未得道,岁去愧云松。 茅屋空山暮,荷衣白露浓。 唯怜石苔色,不染世人踪。 潭静宜孤鹤,山深绝远钟。 有时丹灶上,数点彩霞重。 勉事壶公术,仙期待赤龙。 |
| 布裘寒拥颈,毡履温承足。 独立冰池前,久看洗霜竹。 先除老且病,次去纤而曲。 剪弃犹可怜,琅玕十余束。 青青复籊籊,颇异凡草木。 依然若有情,回头语僮仆。 小者截鱼竿,大者编茅屋。 勿作彗与箕,而令粪土辱。 |
| 绳床茅屋下,独坐味闲安。 苦行无童子,忘机避宰官。 是非齐已久,夏腊比应难。 更悟真如性,尘心稍自宽。 |
| 车马驱驰人在世,东西南北鹤随云。 莫言贫病无留别,百代簪缨将付君。 不逐浮云不羡鱼,杏花茅屋向阳居。 鹤鸣华表应传语,雁度霜天懒寄书。 |
| 旧隐松林下,冲泉入两涯。 琴书随弟子,鸡犬在邻家。 茅屋长黄菌,槿篱生白花。 幽坟无处访,恐是入烟霞。 |
| 候吏立沙际,田家连竹溪。 枫林社日鼓,茅屋午时鸡。 鹊噪晚禾地,蝶飞秋草畦。 驿楼宫树近,疲马再三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