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发不能胜二寸冠,天教送老向江干。 倚墙筇杖伴人瘦,缟瓦清霜争月寒。 壮志追思良可悔,危途遍历始知难。 一身著了余何事,茅屋三间已太宽。 |
| 朱甍碧瓦市廛远,绕舍泉啼山复横。 胜处争长浑仆妄,乱来有此几卿。 巳公茅屋实父子,裴氏午桥真弟兄。 竟日倚栏天外眼,世间轩冕一毫轻。 |
| 恶潮翻海真龙泣,未央庭露秋蓬湿。 崧云无意招不来,旌旗日月随山入。 茅屋主人长卧揖,盛气虬髯横槊立。 汉陵白骨生春光,半夜平怀听呼吸。 笔端隐语飞英略,潜拉秦原老鯢角。 天心不肯续金刀,渭桥水急妖星落。 |
| 驴鸣有何好,晋人多爱之。 胡不大堤上,隔花听马嘶。 胡不茅屋下,带月听荒鸡。 我疑古之狂,矫世本尚奇。 蜡屐柳下锻,结髦剑首吹。 端是味无味,以待知者知。 满腔浩然气,抑郁无所施。 引颈一长鸣,万里风云悲。 敢问驷与骢,立仗夫何为。 |
| 曾向明时雪李邕,又闻名在聘贤中。 忆言鸱吻施茅屋,忍见龟趺立柏宫。 杯酒昔常陪贺老,只鸡终待哭乔公。 情知客泪先难制,邻笛那堪咽晚风。 |
| 竹篱茅屋江郊路,未肯斗妆尘市间。 小朵飘零水风晚,又随残月落关山。 |
| 象轮何事过毗耶,诗竅禅关事一家。 自古行春难尽美,非风即雨辄成差。 我文柔似三眠柳,君句清如六出花。 应悟已公茅屋下,拟之早已涉河沙。 |
| 君家阿莘如白玉,呼出灯前语录续。 可怜郎罢穷一生,只今有汝照茅屋。 猪生十子豚复豚,阿莘明年可当门。 阶庭一笑不外索,万事纷纷何足论。 |
| 真隐先生,家居近在东湖。 茅屋三椽,自有一种清虚。 秫来酿酒,便无後、也解赊沽。 只愁客至,不能拚此芳壶。 且乐天真,醉乡里、无限欢娱。 时倚花枝,困来著枕蘧蘧。 回观昨梦,徒然使、心剿形癯。 始知今日,得闲却是良图。 |
| 一片灵心著古风,清吟披拂到衰翁。 从教湖海相传去,知我曾来茅屋中。 |
| 叠障中閒一隙天,数家茅屋鹳巢边。 逢人试问营生事,笑指岩前煮草烟。 |
| 往年茅屋水,痕过一由旬。 人论主宜夏,心惊已畏春。 花光如劝酒,山色独谈真。 补拙供吟课,聊开一笑频。 |
| 蛙浮成出字,雨点作圆纹。 荷叶多於草,炊烟远似云。 水清鱼可数,村近鸭成群。 何日营茅屋,来兹避世纷。 |
| 茅屋烟升正早炊,覆墙高柳涨新枝。 飞绵莫便沾泥去,旧爱疎篱雪下时。 |
| 古木斜阳暮,寒江澹月秋。 萧骚初满耳,蟋蟀最关愁。 茅屋疑鸣雨,云溪想枕流。 几回连别恨,为我过西州。 |
| 春园移春栽,芽孽粳粒大。 东风日日吹,喷吐不暇裹。 杨梢青犹未,桃萼红尚可。 田蔬美已最,村醑醇亦颇。 少年慕立事,幸得能几个。 艰难合归来,茅屋聊共佐。 |
| 月落鸡声寒,晓色静茅屋。 开门惊不知,夜雪压修竹。 槎牙生新冰,鳞甲刻溪谷。 皛皛洲渚明,冽冽川原肃。 孤蹲雀不动,沈酣客犹宿。 呼童年晨光汲归,独潄寒泉玉。 |
| 一雪顿能晴,江山万里明。 故胜茅屋底,空听滴檐声。 |
| 我从南岭来,引辔下云木。 不知溪流处,但见翠满谷。 凉叶覆山泉,脩篁医茅屋。 |
| 带市人烟远,连村野色幽。 山从天际出,水向槛前流。 茅屋无端碍,松醪有意留。 因怀陵谷感,无语对归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