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谷口春残黄鸟稀,辛夷花尽杏花飞。 始怜幽竹山窗下,不改清阴待我归。 |
| 只见山相掩,谁言路尚通。 人来千嶂外,犬吠百花中。 细草香飘雨,垂杨闲卧风。 却寻樵径去,惆怅绿溪东。 |
| 宿君湖上宅,琴韵静参差。 夜雪入秋浦,孤城连贵池。 流年看共老,衔酒发中悲。 良会应难再,晨鸡自有期。 |
| 屿花晚,山日长,蕙带麻襦食草堂。 一片水光飞入户,千竿竹影乱登墙。 园梅熟,家酝香。 新湿头巾不复篸,相看醉倒卧藜床。 |
| 幽人寻药径,来自晓云边。 衣湿术花雨,语成松岭烟。 解藤开涧户,踏石过溪泉。 林外晨光动,山昏鸟满天。 |
| 朔风吹疏林,积雪在崖巘。 鸣琴草堂响,小涧清且浅。 沉吟东山意,欲去芳岁晚。 怅望黄绮心,白云若在眼。 |
| 若到当时上升处,长生何事后无人。 前峰自去种松子,坐见年来取茯神。 |
| 正听山鸟向阳眠,黄纸除书落枕前。 为感君恩须暂起,炉峰不拟住多年。 久眠褐被为居士,忽挂绯袍作使君。 身出草堂心不出,庐山未要勒《移文》。 三间茅舍向山开,一带山泉绕舍回。 山色泉声莫惆怅,三年官满却归来。 |
| 身退谢名累,道存嘉止足。 设醴降华幡,挂冠守空谷。 偶寻野外寺,仰慕贤者躅。 不见昔簪裾,犹有旧松竹。 烟霞虽异世,风韵如在瞩。 余即江海上,归辙青山曲。 |
| 三十始一命,宦情多欲阑。 自怜无旧业,不敢耻微官。 涧水吞樵路,山花醉药栏。 只缘五斗米,辜负一渔竿。 |
| 为嗔王录事,不寄草堂赀。 昨属愁春雨,能忘欲漏时。 |
| 削去僧家事,南池便隐居。 为怜松子寿,还卜道家书。 药院常无客,茶樽独对余。 有时招逸史,来饭野中蔬。 |
| 空斋无一事,岸帻故人期。 暂辍观书夜,还题玩月诗。 远钟高枕后,清露卷帘时。 暗觉新秋近,残河欲曙迟。 |
| 西南万壑注,勍敌两崖开。 地与山根裂,江从月窟来。 削成当白帝,空曲隐阳台。 疏凿功虽美,陶钧力大哉。 |
| 莫道无幽致,常来到日西。 地虽当北阙,天与设东溪。 疏苇寒多折,惊凫去不齐。 坐中皆作者,长爱觅分题。 |
| 吾师道与佛相应,念念无为法法能。 口藏宣传十二部,心台照耀百千灯。 尽离文字非中道,长住虚空是小乘。 少有人知菩萨行,世间只是重高僧。 |
| 世人负一美,未肯甘陆沉。 独抱匡济器,能怀真隐心。 结庐迩城郭,及到云木深。 灭迹慕颍阳,忘机同汉阴。 启户面白水,凭轩对苍岑。 但歌考槃诗,不学梁父吟。 兹道我所适,感君齐素襟。 勖哉龚夫子,勿使嚣尘侵。 |
| 多病秋风落,君来慰眼前。 自闻茅屋趣,只想竹林眠。 满谷山云起,侵篱涧水悬。 嗣宗诸子侄,早觉仲容贤。 |
| 难穷林下趣,坐使致君恩。 术业行当代,封章动谏垣。 已明邪佞迹,几雪薜萝冤。 报主深知此,忧民讵可论。 名将山共古,迹与道俱存。 为谢重来者,何人更及门? |
| 窗外皆连水,杉松欲作林。 自怜趋竞地,独有爱闲心。 素壁题看遍,危冠醉不簪。 江僧暮相访,帘卷见秋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