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秋气清高肃雁行,贤侯劝驾会黄堂。 宾朋满座曳珠履,鼓吹喧天飞羽觞。 题柱弃繻俱有志,班荆折桂正相望。 明年春色催行李,衣锦荣归耀故乡。 |
| 渴想才名不计年,得诗甜处彻中边。 知君眼里藏青白,吒意杯中别圣贤。 万里偶逢多幸耳,一朝相别两茫然。 荣归蜀道川涂稳,莫漫嚱吁信谪仙。 |
| 平生不省问田园,白首忘怀道更尊。 已上印书辞北阙,稍留冠盖饯东门。 冯唐老有为郎恋,疏广终无任子恩。 今日荣归人所羡,两儿腰绶拥高轩。 |
| 蚤愧斐然作,频劳掩鼻书。 升沉嗟契阔,问讯辱勤渠。 乡县荣归锦,侯门得曳裾。 伤心鸾鹤御,竟不反匡庐。 |
| 殷树葱笼绣晓暾,马蹄东去乱冰痕。 世收徵诏藏商谷,家有新功刻禹门。 太白夜郎初辱顾,冯唐汉殿欲承恩。 南山报喜通啼鸟,明日荣归鹤有孙。 |
| 秦望排空插鉴湖,先生气禀旧东吴。 胸中今古几千载,笔下波澜雄万夫。 彩棒垂门奸自肃,土神应梦昔何殊。 荣归快作朝天计,台阁欢传得巨儒。 |
| 艰难天府解,去掇喜还悲。 旧相和文荐,偏亲带病辞。 剑如机不用,琴似影相随。 仆为初招戆,驴因贱买赢。 穷途谁恻隐,贫卷自装褫。 饯送重阳后,荣归上巳时。 泪多同永别,酒少若轻离。 又使林中客,从今役所思。 |
| 孰不为太守,所荣归故乡。 僚官诧旧识,邸吏窥新章。 前去别马上,今仰立道傍。 野老拜车尘,里人持壶浆。 至家埙篪美,谒垅云日光。 盛事难尽书,且举国门觞。 |
| 平生不省问田园,白首忘怀道更尊。 已上印书通北阙,稍留冠盖饯东门。 冯唐老有为郎恋,疏广终无任子恩。 今日荣归人所羡,两儿腰绶拥高轩。 |
| 盛府兼名邑,荣归指故林。 多年望乡泪,万里倚门心。 江馆春寒薄,山程晚翠深。 板与迎侍日,桃李正芳阴。 |
| 骅骝不惜换舟行,人到归时意气生。 五马未来迎使节,四弦何事作离声。 焚黄此去荣归里,垂老相看老兄弟。 来岁北来如访我,寄书频到利陵城。 |
| 朝廷孝治称今日,乡郡荣归及壮时。 关吏相呼迎印绶,里儿争出望旄麾。 北堂已足夸三釜,南亩当今识两歧。 独我尚留真有命,天於人欲本无私。 |
| 棠树抡材过礼闱,孤寒得解更光辉。 进身喜逐贤侯表,裹足愁分老母衣。 千里冬残伤独去,一家春尽待荣归。 头方念尔还如我,到阙何人许扣扉。 |
| 宣威十九次高牙,奕叶功臣旧将家。 清世辞荣归里第,白头行乐过年华。 杯盈香醑浮春水,曲度新声出靓花。 如此园池如此寿,儿孙满眼庆无涯。 |
| 五云楼阁蓬瀛路。 空相望、无由去。 弱水渺茫谁可渡。 君家徐福,荡舟寻访,却是曾知处。 群仙应问来何暮。 说与荣归锦封句。 句里丁宁天已许。 要教强健,召还廊庙,永作商岩雨。 |
| 宣威十九次高牙,栾叶功臣旧将家。 清世辞荣归里第,白头行乐过年华。 杯盈香醑浮春水,曲度新声出靓花。 如此园池如此寿,儿孙满眼庆无涯。 |
| 延州积庆,到如今千载,芳传遗绪。 世袭簪缨来旧治,依约棠阴如故。 百里休声,三年遗爱,若迹高今古。 邑人尽道,郎君福过渠父。 州悬岂久徒劳,汉家密令,须作三公去。 今入花城称寿处,他日荣归禁路。 黄贴天有,上尊名酒,押赐传天语。 朱颜绿鬓,腰黄绸蹙金缕。 |
| 自昔荣归衮,今兹骇阅川。 天愁摧柱日,星痛殒箕年。 素履遗儒范,忠谋溢史篇。 空馀洧乡陌,长似岘碑前。 |
| 淮海知名,今日刘郎,胜如旧时。 记当年幕府,从容赞画,云从万骑,电掣千麾。 威震新塘,气吞涟楚,涤扫妖氛但指期。 论功处,载骖鸾鹤,衣锦赋荣归。 九重诏已封泥。 看稳上青云万丈梯。 况平生慷慨,闻鸡起舞,中原事业,不付公谁。 昨夜颁春。 明朝献岁,且对椒盘奉寿卮。 功名事,不输前辈,行到凤凰池。 |
| 返輤荣归寝,帷堂哭设衣。 神情如梦叶,沧海怅心违。 百世功言立,千年城郭非。 任安犹未死,哀泪不堪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