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气宇豁落,精神萧散。 尘劫坐空,世缘居简。 閒閒淡淡枯木云,沥沥漉漉通身眼。 森罗万像同条,莫道个人檐板。 |
| 谢公游意未能厌,踏尽登山屐齿尖。 古殿神仙深杳杳,香炉烟翠起纤纤。 岩花寂历飘琼片,庭桧萧疏漏玉蟾。 帝子莫归人不见,微风细雨自开帘。 |
| 寓居萧寺憩衰迟,得酒宁论浊与醨。 闲里风光常自喜,暑中人事弃如遗。 一溪烟水渔乡后,万叠苍山月上时。 竹杖芒鞋田岸久,稻花细细岁丰姿。 |
| 标柱征南不记春,未应追感泪流痕。 岩虚生白心地,波洑澄清肃耳根。 壮士於斯留显迹,大夫非此赋招魂。 江山今古人何在,战马嘶风忆故园。 |
| 周遭山五峰,环把潭一曲。 溪头植杨柳,山下栽松菊。 盈阡{左禾右上皿下能}稏香,绕舍梨柿熟。 归来书在床,出去云满屋。 萧散乐予心,可谓享清福。 |
| 楼立梅峰最上头,日随元气与浮游。 道心快活云心似,飞去飞来得自由。 |
| 银阙琳房视草馀,龙门岑寂断轩车。 彩毫闲试金壶墨,青案时看玉字书。 王令风流希谢傅,子云词赋敌相如。 琼枝不见萧斋晚,蕙草烟微度绮疏。 |
| 堂堂体貌照簪缨,天与君王佐太平。 拭眼待看萧相国,举杯且属谢宣城。 花间未听歌声彻,笛里先催别恨生。 说与邦人休卧辙,过家闻欲趁清明。 |
| 百年萧寺古云间,五夜焚修昼掩关。 雪岭衣传方丈室,虎丘石点可中山。 天开罨黛成仙境,地接琉璃映佛颜。 我亦挂冠为弟子,同参肯许是耕閒。 |
| 扫西风门径,黄叶凋零,白云萧散。 柳换枯阴,赋归来何晚。 爽气霏霏,翠蛾眉妩,聊慰登临眼。 故国如尘,故人如梦,登高还懒。 数点寒英,为谁零落,楚魄难招,暮寒堪揽。 步屧荒篱,谁念幽芳远。 一室秋灯,一庭秋雨,更一声秋雁。 试引芳樽,不知消得,几多依黯。 |
| 当面峰头些子云,坐看吹作雨纷纷。 朝来山路能愁我,今者溪船正要君。 远岭轻盈横皱縠,明窗撩乱触惊蚊。 犹争新涨一篙碧,遮莫飘萧二十分。 |
| 朱门近在府园乐,杖屡过从跬步中。 避暑连翩投辖宴,析酲萧洒满襟风。 闲来高韵浑如鹤,醉里朱颜却变童。 剪烛添香欢未极,但惊铜漏太匆匆。 |
| 一收二百里间云,诗几琴窗总向君。 独乐何如同乐好,阑子欠著老夫分。 |
| 愁似晚天云。 醉亦无凭。 秋光此夕属何人。 贫得今年无月看,留滞江城。 夜起候檐声。 似雨还晴。 旧家谁信此时情。 惟有桂香时入梦,勾引诗成。 |
| 浮云护月,未放满朱扉。 鼠摇暗壁,萤度破窗,偷入书帏。 秋意浓,闲贮立、庭柯影里。 好风襟袖先知。 夜何其。 江南路绕重山,心知谩与前期。 奈向灯前堕泪,肠断萧娘,旧日书辞。 犹在纸。 雁信绝,清宵梦又稀。 |
| 嵩峰远叠千重雪,伊浦低临一片天。 百顷平皋连别馆,两行疏柳拂清泉。 国须柱石扶丕构,人待楼航济巨川。 萧相方如左右手,且於穷僻置闲田。 |
| 秋杪喜新凉。 烟淡池塘。 团团岩桂作风光。 多少水云萧散意,都付芬芳。 雨逐漏声长。 小院回廊。 枕边清梦几悠扬。 只恐四檐声未断,洗褪幽香。 |
| 骑鹤上扬州,腰缠十万。 拈起诗人旧公案。 看山看水,此去胜游须遍。 烦君收拾取,归吟卷。 少日风流,暮年萧散。 佳处何妨小留款。 沙河塘上,落日绣帘争卷。 也须拂拭起,看花眼。 |
| 带飘飘,衣楚楚。 空谷饮甘露。 一转花风,萧艾遽如许。 细看息影云根,淡然诗思,曾被、生香轻误。 此中趣。 能消几笔幽奇,羞掩众芳谱。 薜老苔荒,山鬼竟无语。 梦游忘了江南,故人何处,听一片、潇湘夜雨。 |
| 十里松竹翠插天,暗溪嫩草半芊绵。 笙歌自满萧郎宅,琴鹤空随贺老船。 未分旧游云寂寞,遥知归梦蝶联翩。 故山幸好宜回首,还见人间换一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