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不禁寒起每迟,出门萧散午晴时。 春回九地梅先觉,霜霣千林竹不知。 药圃采苗芒屦湿,石泉照影角巾欹。 归来未过西檐日,袖手悠然独咏诗。 |
| 莘野寥寥,渭滨漠漠情何限。 万重堆案。 懒更重经眼。 儿辈休惊,头上霜华满。 功名晚。 水云萧散。 漫就驿亭看。 |
| 秦弊于今未息肩,高萧从此法相沿。 生无定业田疆坏,赤子存亡任自然。 |
| 万木惊秋叶渐稀,静探造化见玄机。 眼前谁悟先天理,去后还知今日非。 树拥秣陵千嶂合,云开萧寺一僧归。 汉廷累下征贤诏,未许严陵老钓矶。 |
| 柳汀烟暮。 常记岸帻,风流张绪。 酒兴诗情,而今移向,那边佳处。 使君自乐萧闲,未肯副、岩廊虚伫。 不念寒窗,老人幽梦,追寻无据。 |
| 十里莺花处处娇,南新桥过北新桥。 船来船去东风里,何处佳人弄玉萧。 |
| 石门惟许白云留,我亦何心恋此游。 竹里行厨烟未午,水边萧寺叶先秋。 行贪觅句忘吹帽,醉怯登高不上楼。 诗景满前谁会得,野僧名是远公流。 |
| 白云深处缚柴荆,一壑湾环似有情。 志气萧娘并吕姥,年华张丈与殷兄。 浊贤清圣时同酌,上尾平头得共评。 莫问鹤翎由吸菢,此心久与白鸥盟。 |
| 高阜城西墓,荒凉卧石麟。 青山犹似黛,金粉自成尘。 花落梅妆在,莺啼竹泪新。 向来萧馆月,不照夜台人。 |
| 台上有客吟秋风,悲声萧散飘入空。 台边游女来窃听,欲学声同意不同。 君悲竟何事,千里金城两稚子。 白马为塞凤为关,山川无人空自闲。 我悲亦何苦,江水冬更深,鲂鱼冷难捕。 悠悠江上听歌人,不知我意徒悲辛。 |
| 长鲸须响海波翻,泽雉何由肯畜樊。 步障连空鞋一屋,不如萧散半山园。 |
| 槎牙高树萧梢竹,绝岛风烟开短轴。 更烦点笔作衰翁,啸月吟风饮山渌。 |
| 二萧同起南兰陵,正如文叔与伯升。 至今人悲大萧死,齎恨不见梁家兴。 崇崇之陵久为谷,岂为群盗分珠玉。 断碑槎牙弃道边,文字班班犹可读。 剥剜苔藓一凄然,俯仰人间几变迁。 世人作碑君勿哂,千载园林须石笋。 |
| 厌上乌桥送别频,湖光烂熳望行人。 欲将夜舸陪嘉月,肯住空林伴老身。 独鹤翩翻飞不定,归云萧散会无因。 从何得道怀惆怅,莫是人间屡见春。 |
| 莫恃千芳胜一莸,兰渐芝滫便休休。 年来萧艾吁堪怕,剩拾天香置宝篝。 |
| 雁荡接台山。 秋来最好看。 寿星明、高现云端。 八月初弦三日里,二老、福人间。 玉节近天颜。 东西两路安。 祝苍松、节劲根蟠。 相汉元勋萧第一,留次位、著曹参。 |
| 为访莲花漏,因成玉版居。 攒峰开步障,古木架精庐。 将客青霞上,论文紫月余。 一端萧散意,犹作换鹅书。 |
| 紫兰初茁芽,深壑终自秀。 肮脏萧艾中,不采则谁咎。 儿曹逐纷华,壮士保初陋。 应知此词同,万世无先后。 |
| 培塿无大木,沟渎无巨鱼。 窈然涧壑深,渺若江海潴。 涧壑虽云深,萧艾宁废诸。 江海虽云广,蛭螾亦与居。 |
| 近晦月犹在,萧骚夜向晨。 已残几欲尽,忽见恍如新。 老桂沈清影,余辉釦半轮。 纤纤两头玉,皎皎一钩银。 明似哉生际,光疑太逼真。 妆楼谁起早,深拜误佳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