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木落水尽千崖枯,迥然吾亦见真吾。 坐对韦编灯动壁,高歌夜半雪压庐。 地炉茶鼎烹活火,一清足称读书者。 读书之乐何处寻,数点梅花天地心。 |
| 林际虹霓挂晚晴,西楼无事翠烟横。 荷花半落水风远,桂子欲飘山月明。 黄卷久忘尘世事,白云犹动故园情。 无端最是城头角,频作凄凉塞上声。 |
| 北山摇落水峥嵘,想见扬帆出广陵。 平世自无忧国事,求田应不忤陈登。 |
| 惠州是生缘,嘉州是得遇。 漳州走落水,潭州没去处。 |
| 闺中玻黎盆,貯水看落月。 看月复看日,日月从此出。 爱此日与月,倾写入妾怀。 疑此一掬水,中涵济与淮。 泪落水中影,见妾头上钗。 |
| 旋踵之间政事堂,挂冠神武一何忙。 松风醉卧山前后,梅障留题春在亡。 八十磻溪才事业,百年落水自平章。 老天肯使斯文坠,剑履已空笙鹤翔。 |
| 翊运勋臣第一家,却于翰墨掇英华。 谁知忠孝千年事,不逐春风落水花。 |
| 长江送客静波澜,路入回溪第一湾。 石濑横陈潮力减,风樯陡转橹声闲。 驱除方寸无穷事,领略平生未识山。 自笑疏慵似中散,政宜托落水云间。 |
| 今宵合过山阳驿,泊船问来是洪泽。 都梁到此只一程,却费一霄兼两日。 政缘夜来到渎头,打头风起浪不休。 舟人相贺已入港,不怕淮河更风浪。 老夫摇手且低声,惊心犹恐淮神听。 急呼津吏催开闸,津吏叉手不敢答。 早潮已落水入淮,晚潮未来闸不开。 紬问晚潮何时来,更待玉虫缀金钗。 |
| 淮南山色一千里,落水层城江更湍。 何地江山有如许,与君聊趁雪中看。 |
| 霜落水未落,令君将度河。 农耕休叱来,女织罢鸣梭。 赤帻驱亭长,丹砂挈印窠。 无惭浚仪政,才比陵云多。 |
| 窈眇文章宜和寡,峥嵘肝肺亦交难。 未能飞瓦弹清角,肯便投泥戏泼寒。 忽见秋风吹落水,遥知霜叶满长安。 诗成送与刘夫子,莫遣孙郎帐下看。 |
| 虚器浮名蜃结楼,潮痕才落水添舟。 医工药不关生死,詹尹蓍宁究咎休。 华盖天临批凤诰,长杨日侍射熊侯。 是人有命皆能致,终许难凭智力求。 |
| 苒苒岁月晚,悠悠美人思。 皎皎在天月,娟娟落水涯。 相思何所寄,日莫折琼枝。 哀鸿翅翎短,苦为稻粱縻。 原言化为云,长与龙相随。 |
| 柳花著水万浮萍,荔实周天两岁星。 (柳至易成,飞絮落水中,经宿即为浮萍。 荔支至难长,二十四五年乃实。 )本自玉肌非鹄浴,至今丹壳似猩刑。 侍郎赋咏穷三峡,妃子烟尘动四溟。 莫遣诗人说功过,且随香草附骚经。 |
| 金钲三声船欲发,天地苍茫忽开阖。 恶风吹倒多景楼,怒涛打碎金山塔。 涛头抛船入半空,船从空中落水中。 势如崩山垧日二十九,声如推随万石之虡千石锺。 岸人惊呼船欲没,舟人绝叫船复出。 平生所闻杨子江,无风已自波相撞。 莫教风动一波起,三日奔腾收不止。 君不见,逆酋投鞭欲断流,槁街自送月氏头。 |
| 篷背有霜篷底眠,梦中犹念草鞋钱。 强炊五斗官仓米,也趁千艘落水船。 居士秃巾撩楚雁,僧伽孤塔供淮天。 盱眙城在石色古,浪打至今端可怜。 |
| 上江落水渺莽中,入军遡水曲折通。 此镇巧当两汊路,每日饱看千帆风。 客知鼓棹白日急,人伤对镜玄发空。 荒寒殊甚只自笑,悲声绕井馀枯桐。 |
| ...半岁苦常燠。 禾黍饲蝗螟,粳稻委平陆。 民饥强扶耒,秋晚麦当宿。 闵然候一雨,霜落水泉缩。 荟蔚山朝隮,滂沱雨翻渎。 经旬势益暴,方冬岁愈蹙。 半夜发春雷,中天转车毂。 老夫睡不寐,稚子起惊哭。 平明视中庭,松菊半摧秃。 潜发枯草萌,乱起蛰虫伏。 薪槱不出市,晨炊午未熟。 首种不入土,春饷难满腹。 书生信古语,洪范有遗牍。 |
| 砲云忽作空中起,坐觉相顾移表里。 儿曹厌静欣聚落,数问篙师行几里。 人生到处如燕鸿,南北故怜无定耳。 有时相与说旧游,此味犹如蠹书纸。 秋风日夜催落水,我鬓半霜那足倚。 况堪忽忽新悼亡,忍并高山对流水。 陈侯于我四海人,气合能同旧州里。 向来风雨懒出门,今乃江程劳玉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