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四海朱夫子,徵君独典刑。 青云伯夷传,白首太玄经。 有客怜孤愤,无人问独醒。 瑶琴空宝匣,弦断不堪听。 | 
| 旧说乘骢老,新来衣绣人。 眷方隆嗣圣,世已厌成均。 景晚迟鵷序,边秋忆虎臣。 家声传庆历,忠惠岂前身。 | 
| 前朝之名臣,承平之王孙。 笔妙而跋真,一旦而并臻,此盖不特适千里而喜似人也。 | 
| 来路青青草,随君去未休。 亦将离思远,还共翠心抽。 细藉车轮稳,薰牵野蔓柔。 王孙归不久,冉冉莫经秋。 | 
| 昔缔金昆好,慈恩有旧题。 及今如社燕,与子共朝鸡。 未见星常北,相逢日易西。 定应湖上路,塞色黯招提。 | 
| 伤哉道学不容时,力抵先生蹈至危。 槐棘佥谋虽日伪,草茅公论实难欺。 苍梧千里地虽远,白首一心天自知。 借问西山近何似,白云长护紫阳碑。 | 
| 蔡子勇成癖,能骑生马驹。 銛锋莹鷿鹈,价重百砗磲。 脱身事幽讨,禅愈只晏如。 划然变轩昂,慎勿学哥舒。 | 
| 公才只合在瀛洲,一笑何能欲枕流。 日者简书成六凿,天其盘错到三休。 栏干静依江涛阔,舟楫冷摇烟雨秋。 大手家风传相业,高情莫易搅清愁。 | 
| 此庵非小亦非大,堪笑石送空捏怪。 不知法界邓此庵,强谓此庵含法界。 而今欲识住庵人,万象这中独露身。 妙喜为写此庵榜,要与太虚近邻。 | 
| 大义渡至漳泉东,问谁植之我蔡公。 岁久广荫如云浓,甘棠蔽芾安可同,委蛇夭矫腾苍龙。 行人六月不知暑, | 
| 蔡水西来,于门南峙,天波拥入华楹。 芝兰争秀,难弟遇难兄。 欲说随龙雨露,庆千载、河海初清。 良辰好,榴花照眼,绿柳隐啼莺。 君恩,隆横赐,冰桃火枣,来自蓬瀛。 正雾横玉篆,泉泻金鲸。 四座香和酒泛,对妙舞、弦索铿鍧。 椿难老,年年今日,论报祝长生。 | 
| 天子昔好武,儒臣皆讳文。 谁能有胜具,不肯建奇勋。 半世观行己,千年劝事君。 底须登大耋,金印负前闻。 | 
| 磊落多奇节,源流自父师。 力扶举幡士,显拒卖珠儿。 无复金瓯覆,空令玉钺悲。 太常谁议谥,可不采吾诗。 | 
| 蔡公遂委笃,朝野共嘘欷。 子不税冕去,王将以衮归。 风涛如此急,人物眇然稀。 自古难全传,今无一可讥。 | 
| 蔡家五千卷,藏向石庵中。 讲诵今几日,飘零随陨风。 隔垣孤响度,别井暗泉通。 安得无爻象,与将吾道东。 | 
| 人怜蔡庆无,庆远自悠哉。 虽欠寿将位,非无时与才。 诸生尊谊概,明主识奇瑰。 独把平生去,何曾一语哀。 | 
| 七闵山水多才俊,三岁奇童出盛时。 家世应传清白训,婴儿自得老成资。 初尝学步来朝谒,方及能言解诵诗。 更励孜孜图进益,青云千里有前期。 | 
| 昔任高阳里,登堂执束修。 深知二郎故,曾接两翁游。 面棘新班峻,然藜旧话休。 空藏笥中帖。 世世宝银钩。 | 
| 夜冷萤窗书倦看,解鞍南去路漫漫。 霜乾处士梅花圃,日照先生苜蓿盘。 乞米剩堪供鹤料,钓鳌重怕坏鱼竿。 何当著意抛妻子,共入深山学养丹。 | 
| 联魁金玉龙头选,诏下今朝遇己知。 上国风光初晓日,御阶恩渥暮春时。 内庭考最称文异,胪唱宣名奖意奇。 故里仙才若相同,一年攀折两重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