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行忽见李深之,手舞如蜚令不疑。 任有风流兼蕴藉,天生不似郑都知。 |
枝垂云碧长,心展鹅黄嫩。 无力倚阑时,扫尽漫山杏。 玲珑影结阴,蕴藉香成阵。 谁为祝东风,更莫催花信。 |
明经青史不难收,怪底依然处士裘。 谁谓封侯安事笔,我闻定霸必焚舟。 骥腾夷路须联辔,鳌负三山好掷钩。 对策清时看第一,未应蕴藉愧裴休。 |
蹇驴冲雪岸乌纱,夜醉西湖卖酒家。 十六吴姬吹凤管,卷帘烧烛看梅花。 姜南《蓉塘诗话》极称此诗,以为蕴藉风流,有唐人之致。 |
六经蕴藉胸中久,一剑十年磨在手。 杏花头上一枝横,免天机莫漏口。 一点累累大如斗,掩却半床无所有。 完名挂冠直归去,本来面目君知否。 (辛未状元) |
称鎚上捏出汁,枯骨里敲出髓。 全无些子蕴藉,一味卖弄口嘴。 更说甚麽三要三玄,四种料拣。 大似青天白日,十字待头,见神见鬼。 咄。 |
着脚孤高太出奇,冯空斜阳两三枝。 大风动地吹崖裂,正是冰姿蕴藉时。 |
昨宵雨过水平平,自不归耕却劝耕。 犊卧草根黄蕴藉,鹭飞山脚白分明。 瀹茶僻寺同僧话,送酒芳园见主情。 父老欢呼官长醉,归鞭止信马蹄行。 |
暮归紫陌尚鸣珂,夜哭逡巡接浩歌。 渐老为郎逾蕴藉,平生从仕亦蹉跎。 笙沉缑岭空乘鹤,书绝山阴欲换鹅。 日落九原车马散,悲风更向白杨多。 |
华颠可笑插茱萸,儿女欢然竞挽须。 故国黄花元自好,荒台青草孰为娱。 举觞感慨悲歌有,落帽风流蕴藉无。 粘起半生铁如意,今愚何似古之愚。 |
风流蕴藉更才华,年少成名乍起家。 银瓮青丝吴市酒,竹炉纱帽建溪茶。 车同潘令人人果,笔似江郎夜夜花。 去觅江东二三子,帝京明月醉琵琶。 |
风流蕴藉足仪型,小屈旌旗镇列城。 笔下雄深过班马,马中洒落似张程。 载赓宵雅推多士,宁许皇荂继大声。 闻说河南诗有序,从今亦有口传名。 |
迟日芳郊路,寒暄气已分。 共寻茅屋趣,一醉竹光云。 蕴藉潘怀县,清修郑广文。 衰迟亦何幸,并得友多闻。 |
小比木犀无蕴藉,轻黄碎蕊乱交加。 邦人不解听谁说,一地再为指甲花。 |
风神何蕴藉,张绪正当年。 端简炉香里,濡毫洞案边。 饰装无雨备,著述减春眠。 旦夕应弥入,银台晓候宣。 |
晓来人语惊,空有三元亭。 冻酒点唇浮白蚁,穠桃迷眼落红星。 地名小酉神仙窟,天设湘阴水墨屏。 蕴藉莫夸洞庭记,移文休勒北山扃。 |
士流竞弹冠,州牧纷劝驾。 器识在所先,文艺乃其亚。 朅来同抱关,因得奉馀暇。 软语杂嘲谑,小酌见蕴藉。 官禁不通风,门键那容罅。 豹斑纵未窥,鲸背几思跨。 君来怪已三,我到嗟方乍。 前头万木春,当户三星夜。 弃甲勿复来,背城宁一借。 新诗抵骊珠,归橐何妨诧。 |
洛浦风流几隔年,江南重见色依然。 根从野卉同分品,香与梅花可并肩。 葩白中黄饶蕴藉,腊梅春暖肆芳妍。 殷勤併挟新诗送,领略丰姿夜不眠。 |
...韩令偷香,徐娘傅粉,莫将比拟未新奇。 细看取、屈平陶令,风韵正相宜。 微风起,清芬蕴藉,不减酴釄。 渐秋阑、雪清玉瘦,向人无限依依。 似愁凝、汉皋解佩,似泪洒、纨扇题诗。 朗月清风,浓烟暗雨,天教憔悴度芳姿。 纵爱惜、不知从此,留得几多时? 人情好,何须更忆,泽畔东篱。 |
有美生人杰,由来积德门。 汉朝丞相系,梁日帝王孙。 蕴藉为郎久,魁梧秉哲尊。 词华倾后辈,风雅蔼孤鶱。 宅相荣姻戚,儿童惠讨论。 见知真自幼,谋拙丑诸昆。 漂荡云天阔,沈埋日月奔。 致君时已晚,怀古意空存。 中散山阳锻,愚公野谷村。 宁纡长者辙,归老任乾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