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仙贪湖西见,湖西景有馀。 春融迎晓日,秋碧礙空虚。 竹荫高僧塔,云迷处士居。 史迁今若在,此处合藏书。 |
| 竹岩鸟啼云影闲,此是玉帝藏书山。 他峰叶尽一霜后,仙洞春如三月间。 白须道人年八十,指予漈路从溪入。 靸著芒鞋不杖藜,啸泉归去衣裳湿。 |
| 秋斋近午气尤炎,命仆开箱更发奁。 虫蚀阙文劳注乙,岚侵脱叶费装黏。 云迷玉帝藏书府,日在山人炙背檐。 谁道闲居无一事,祖衣挥扇曝芸签。 |
| 尘土长愁举眼低,转身今喜近晴霓。 天边牛斗开吴墅,鸟外山川走越溪。 拟解醉冠从此宿,恨无健笔为君题。 牙签绕架藏书满,知与青云别作梯。 |
| 燎火明中庭,老槐泣残雨。 白头奉祀事,恐惧剧仰俯。 三终乐在悬,再拜肉升俎。 谁言千载後,恍若到邹鲁。 吾国虽褊小,大社胙茆土。 如何俨章绶,日夜临箠楚? 藏书如丘山,及物无一羽。 吾其可怜哉,去去老农圃! |
| 开缄试雨前,须汲远山泉。 自绕风炉立,谁听石碾眠。 轻微缘入麝,猛沸却如蝉。 罗细烹还好,铛新味更全。 花随僧箸破,云逐客瓯圆。 痛惜藏书箧,坚留待雪天。 睡醒思满啜,吟困忆重煎。 祇此消尘虑,何须作酒仙。 |
| 适意平生水竹居,雌黄在手为藏书。 久看英子声名早,常恐良朋过往疏。 方喜安舆迎采袖,忽惊平陌走丧车。 青松翠柏新阡路,常使行人泪满裾。 |
| 眼看流辈上青云,拂袖归来昼掩门。 心计岂容生事拙,时名长与故山存。 不妨开径栽花卉,政复藏书遗子孙。 八十光阴无可恨,聊歌楚些为招魂。 |
| 平生经德几人知,莫忘当年两字师。 绝代本无空谷叹,逢人且觅镇山诗。 千章古木阴浓处,万卷藏书读尽时。 却把一杯堂上笑,世间多少噉名儿。 |
| 先君老父友,最是后凋人。 开馆日千屦,藏书山四邻。 门迎新印绶,圹掩古衣巾。 会哭会英俊,哀风暗海尘。 |
| 却归思去日,十过草池春。 新雪满双鬓,故交余几人。 藏书蟫独饱,借宅鹤同贫。 夜起吟芳什,凉风吹桂轮。 |
| 黄昏云齐雪意熟,二更雪急声簌簌。 地炉对火得奇温,兔醢鱼鱐穷旨蓄。 引杯且作槁面红,脱帽不管衰鬓秃。 浩歌三终徐自和,藏书万卷方尽读。 从来本不择死生,况复区区论祸福。 雪晴著屐可登山,与子一放千里目。 |
| 吾州唐子他州无,闭户偏读家藏书。 志气颇闻已山立,神仙固自多楼居。 终日坐忘对燕几,有时出游骑蹇驴。 人生如此自可尔,勿羡新贵高门闾。 |
| 孝义门风累世修,帝恩旌表耀南州。 藏书不特延多士,贡幣仍闻亚列侯。 高阁声寒慈竹雨,小池香老瑞莲秋。 人来辱示朝贤什,吟咏浑消万斛愁。 |
| 万卷藏书抵万金,翛然轩宇绝尘侵。 顺时不作荣枯想,适意元无胜负心。 蒲石疏帘真道院,柏香净几小丛林。 四时剩有閒风月,醒裹寻题醉裹吟。 |
| 沥懇青规动帝心,秋曹月殿宠光深。 论思东序清间宴,偃息西昆翰墨林。 私第藏书皆有副,公庭种竹待成阴。 卧龙禁闼应非久,救旱还须起作霖。 |
| 经术逢辰富贵兼,取名银艾未伤廉。 更须唤作藏书阁,别贮邺侯三万签。 |
| 原上一双兔,河中两尾鱼。 兔皮空被褐,鱼腹不藏书。 长跪置远意,故人情何如。 二物本潜伏,谁言罝网疏。 峥嵘岁亦晚,将驾归吾庐。 |
| 白发相过各暮年,颜间老气自轩轩。 沧浪供砚心犹在,博雅藏书手自翻。 举世共知名父子,此身莫负晦翁门。 重阳风雨何堪别,只和名章当赠言。 |
| 罢郡归来三亩宅,化为琳宇入层云。 楼亡莫辨藏书地,池在如亲洗墨人。 特援忧勤规太傅,不将恢复许中军。 世间何物无澌尽,英榘千秋万古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