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又出云藤峡,扁舟更向东。 地蒸秋有瘴,江阔夜多风。 旅梦惊啼狖,乡心托断鸿。 天涯看月色,不与故园同。 |
| 锦石疏花暑气清,翠岩丹壑夏云生。 已添海燕梁间语,直看湖帆镜里行。 四壁惊风弦索响,千林修竹簟纹明。 令人却忆王车骑,更觉西山爽气横。 |
| 溪上古藤如许大,不但一株且两个。 苍皮万尺病蛟缠,白骨千寻老龙蜕。 正值新春未作花,斜盘乱结蔓如瓜。 牵黄袅绿蚓不解,走隙穿虚蛇入窠。 圈环纽玦无不有,徽索缠绵纷左右。 低从九地饮黄泉,高入五云吸天酒。 根强五石瓮盘泥,枝联千手佛攀梯。 雾蓊碧油幢盖密,风开翠幌洞门低。 仙人宛矣乘风御,公子遥张青锦驻。 花繁叶簇鳞鬛狞,风雨... |
| 采藤复采藤,日夕费斤斧。 制为身上蓑,人古衣亦古。 借问制者谁,白沙乃蓑祖。 冉冉绿蓑衣,萧萧白沙渚。 披蓑向江水,顾影还独语。 爱此勿轻捐,春江正多雨。 |
| 寄将一幅剡溪藤,江面青山画几层。 笔到断厓泉落处,石边添个看云僧。 |
| 芳树不自惜,与藤相萦系。 岁久藤枝繁,见藤不见树。 |
| 萼密聊承叶,藤轻易绕枝。 素华堪饰鬘,争趁晚妆时。 |
| 垂杨频卧频起,落果乍浮乍沉。 游鱼搅翻竹影,倦鸟投入藤阴。 |
| 霜落苍藤老树枯,眼看巨石压重湖。 墓前只有山僧住,黄叶青灯照野狐。 |
| 石路多盘折,秋阳向郁蒸。 矮墙低贴水,老树倒悬藤。 白发腰镰叟,缁衣顶笠僧。 村醪何处问,更入乱云层。 |
| 观生吾自得,饱饭荷农功。 盘石箕双足,清流影一翁。 松乔藤辅德,枫老叶还童。 好在寻诗地,无人杖屦同。 |
| 一身憔悴挂衣襟,半壁藤床倚树林。 去日苦多休检历,知音谅少莫修琴。 平康驴背驮残醉,谷雨花栏费朗吟。 老向酒杯棋局畔,此生甘分不甘心。 ¤ |
| 女墙开遍白蔷薇,萝叶藤花鸟乱飞。 耐可铜官复离墨,满城山色照人衣。 |
| 新蓑藤叶青,旧蓑藤叶白。 新故理则然,胡为浪欣戚。 扁西舟浦口,坐望南山石。 东风吹新蓑,浩荡沧溟黑。 须臾月东上,万里天一碧。 安得同心人,婆娑共今夕。 |
| 岭险藤迷路,山高石作城。 片云何处雨,孤客此时情。 茅屋几家在,秋风半夜生。 旅魂愁已绝,况听鼓鼙声。 |
| 山田荦确苦多沙,学种东陵五色瓜。 激涧即看穿石竹,插篱偏自爱藤花。 囊中未得餐霞法,溪上时留泛海槎。 长日辍耕无一事,只须牛角挂南华。 |
| 三年并舍接清言,一日移家避俗喧。 僦庑桥边真隐士,射潮江上旧王孙。 垂帘柳不遮邻巷,盖瓦藤才隔对门。 此去墙东元咫尺,相过莫厌倒芳樽。 |
| 逢人近问净天镜,今我重忆张贞居。 曾将山渌开清昼,兼索溪藤写素书。 |
| 握手藤床肉未寒,重来不觉泪汍澜。 山川一代英灵尽,人物三朝作养难。 班史旧编家继有,山公新启世传看。 平生爱国忧民意,仕路谁堪语肺肝。 |
| 古苔十亩青山麓,窈窕幽华映深竹。 中有高人昼掩扉,袅袅藤梢上书屋。 清风出谷洒秋香,返照穿林破春绿。 不省睢阳画里看,曲路经丘杖藜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