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与世浮沉半醉醒,结庐人境昼常扃。 微吟松竹风无定,着色峰峦雨乍经。 方簟北窗身是梦,瘦藤斜照影随形。 岂无曳尾泥中计,政恐肠刳不自灵。 |
| 逢人近问净天镜,今我重忆张贞居。 曾将山渌开清昼,兼索溪藤写素书。 |
| 晓翠初分,挂藤窈窕穿深静。 乌啼风径。 竹舞千蛟影。 又过重阳,感叹伤流景。 人多病。 酒杯慵问。 闲却金卮柄。 |
| 冷浸溪藤松下月,密缄远寄袁安雪。 忍蹴茸茸一径毡,依约江行晓时节。 |
| 诗中有禅,东湖湖上浪兆天,一叶扁舟破晓烟。 禅中有诗,手把乌藤出门去,落花流水不相知。 禅与诗何所为断,送二翁出门去,得闲唱个哩啰囄。 |
| 乌帽休冲九陌埃,瘦藤定约到秋回。 龙湫鴈荡经行处,断取松风万壑来。 |
| 想无书赴陇,林鹤莫惊猜。 曳杖云同出,开檐山自来。 池堪供洗砚,篱不碍观梅。 静倚长松立,藤花点翠苔。 |
| 生灭心尽是寂灭,露柱怀胎底时节。 寂灭心起是生灭,石女生儿解言说。 用时万象不盈余,休处一真无空缺。 藤枯树倒笑呵呵,依旧清风与明月。 |
| 修竹阴阴古道场,谁怜兵火地荒凉。 晚山俱似佛头绿,秋草不如僧发长。 白酒莫辞今日辞,黄花仍作去年香。 禅翁留客殷勤甚,相对藤床话夕阳。 |
| 水墨古画山石屏,雷起龙蛇枯木藤。 石囊嵌空自宫室,六月卷簟来曲肱。 松风琴瑟心可写,水寒瓜李嚼明冰。 却登夏畦视耘耔,烘颜炙背栖苍蝇。 闻道九衢尘作雾,乌靴席帽如馈蒸。 归尝玉粒不敢饱,高车驷马何能乘。 |
| 握手藤床肉未寒,重来不觉泪汍澜。 山川一代英灵尽,人物三朝作养难。 班史旧编家继有,山公新启世传看。 平生爱国忧民意,仕路谁堪语肺肝。 |
| 玉藤新月照双明,便觉梅天暑溽轻。 两屋清风交影,一团和气寿家声。 肯陪醉兴林游畅,更喜骚怀草梦成。 向上路头须努力,蓆门元不困陈平。 |
| 古苔十亩青山麓,窈窕幽华映深竹。 中有高人昼掩扉,袅袅藤梢上书屋。 清风出谷洒秋香,返照穿林破春绿。 不省睢阳画里看,曲路经丘杖藜熟。 |
| 月底江山如昼好,楼中几席与秋清。 剡藤不到高人手,一段风流可得成。 |
| 宿叶自脱新叶生,东园忽已清阴成。 老夫东行复西行,乌藤瘦劲青鞋轻。 竹鸡群号似知雨,鹁鸪相唤还疑晴。 萋萋幽草上墙绿,匆匆细水循阶鸣。 萧然濯手坐盘石,心地平安体纾适。 青山缺处红日沉,杳杳长空送归翮。 |
| 山色移青入画眉,绮疏春旭寄幽思。 蜀藤新进松花纸,临出曹娥江上碑。 |
| 何堪日衰病,复此时炎燠。 厌对俗杯盘,倦听凡丝竹。 藤床铺晚雪,角枕截寒玉。 安得清瘦人,新秋夜同宿。 非君固不可,何夕枉高躅? |
| 三年婴酒渴,高卧似袁安。 秋色鬓应改,夜凉心已宽。 风衣藤簟滑,露井竹床寒。 卧忆郊扉月,恩深未挂冠。 私归人暂适,扶杖绕西林。 风急柳溪响,露寒莎径深。 一身仍白发,万虑只丹心。 此意无言处,高窗托素琴。 |
| 庵是何年立,其中有一僧。 苍崖从古险,白日少人登。 众物清相映,吾生隐未能。 夜来新过虎,抓折树根藤。 |
| 竹窈花深连别墅。 曲曲回廊,小小闲庭宇。 忽地香来无觅处。 杖藜闲趁游蜂去。 老桂悬秋森玉树。 涧底孤芳,苒苒吹诗句。 一掬幽情知几许。 钩帘半亩藤花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