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归怀未用话南园,卧治于今又北门。 但息儿啼宽上意,小稽霆击取中原。 虎头锐视非无种,狮子当觞且勿喧。 更恐谭公家世事,断无宣劝定惊魂。 |
| 据虎头,收虎尾,第一句下明宗旨。 了无禅道与人参,滴水便见波澜起。 太醒醒,难比拟。 分付隆报著长老,好向丛林振纲纪。 |
| 忆昔西征日,飞腾尚少年。 军书插鸟羽,戍垒候狼烟。 渭水秋风夜,岐山晓雪天。 金鞿驰叱拨,绣袂舞婵娟。 但恨功名晚,宁知老病缠? 虎头空有相,麟阁竟无缘。 壮士埋巴峡,孤身卧海壖。 安西九千里,孙武十三篇。 裘叹苏秦弊,鞭忧祖逖先。 何时闻诏下,遣将入幽燕? |
| 前日发大雷,真成料虎头。 今日伐鼓出,棹歌傲阳侯。 沧江百折来,及此始东流。 东流会宾客,建德椎羊牛。 野语尚信然,小市黄芦洲。 惟有采薪翁,经营往来舟。 槠枥尽斤斧,山童烟雨愁。 |
| 旧俸存无几,生齿日益多。 敝庐虽粗完,空廪无麦禾。 首种二顷田,奈此春旱何。 谁能持只鸡,一酹邢山阿。 饥寒谁相念,幸龙未见呵。 去年投虎头,叩门用干戈。 邂逅一尺雨,岂复阴阳和。 幽明初不隔,诚意岂在多。 恻然上通天,矧此一盘涡。 云兴雨随至,父老行且歌。 |
| 应身随处见尘尘,能顺因缘不背真。 树上虎头呈伎俩,毛端师子显精神。 平生自许得游刃,投老难传知斲轮。 香气满城燂钵饭,丛林一洗浩然春。 |
| 江南郡守列金阶,内里华筵日日排。 文武官僚多二品,还乡尽带虎头牌。 |
| 灵实生平爱虎头,第傍战舰声轻舟。 晚无书尽真无益,洗手莫嫌寒具油。 |
| 老韩同传我多慙,意气相倾自不凡。 忧患饱更俱白发,班行独立见青山。 羡君真有虎头相,顾我方为马口衔。 同舍几何俄话别,可堪目力送风帆。 |
| 星星素发。 只有鸣笳楼上发。 看舞胡姬。 带得平安探骑归。 故人渐老。 只与虎头论墨妙。 怀抱难开。 快遣披云一笑来。 |
| 智静用冲,道明体空。 清白转色,幽微借功。 一乘句里那回互,百草头上还疏通。 虎头之顾,牛头之融。 且痴且懒,不谋而同。 |
| 日满晴轩理蠹鱼,壮游回首一欷歔! 凄凉王粲从军作,零落相如谏猎书。 歌吹恍思登北固,弓刀谁记渡南沮? 虎头本久功名相,归老林间计未疏。 |
| 麒麟阁上十一人,斯人瑞世真麒麟。 云台功臣二十八,中兴事业争嶙峋。 或在生前或死后,藉藉声名自不朽。 不知当时画者谁,似此画者当好手。 古今何代无人材,翕霍变化俱尘埃。 岂是画师好手不复遇,岂是世无麟阁与云台。 虎头燕颔今已矣,婢膝奴颜当愧死。 江湖人物何渺然,子当为我走访山林隐君子。 |
| 虎头盘绶贵垂绅,青组名郎领郡频。 画鵧千艘随下濑,听鸡五鼓送行人。 楚波漾楫萍如日,淮月开舲蚌有津。 千里壶浆民咏溢,樯乌旟隼下汀苹。 |
| 龙眠不似虎头痴,笔妙天机可并时。 苏仙漱墨作苍石,应解种花开此诗。 |
| 堤沙泥尽未及尘,江波不动风生纹。 虎头鱼尾不知数,朱旗一点来奔云。 春容已老有余态,祓禊虽古无前闻。 踏青摸石修秘祝,落日带雨催行人。 听诗对月两不厌,颇觉过目徒纷纷。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,屈宋才堪作近邻。 |
| 朝来食指非常动,果报兵厨已割烹。 醇德且我从事酒,珍庖特异小人羹。 虎头食肉方灰念,羊脚蹴蔬应震惊。 归遗细君真得计,随缘灯火任卿卿。 |
| 书成痴,传成癖,平生识字真无益。 笔扛鼎,思涌泉,何如蹶张强弩弦。 管城雅贶情虽重,感此囏难拙於用。 君不见翠华南渡江,江路八百里。 胡儿饮马镜湖边,不逢汉兵胡自止。 只今城阙多旌旗,报国拟将雕面儿。 长星吐彗南扫北,转祸为福须乘时。 虎头心事不能已,劝君勿弄毛锥子。 |
| 霜缣写病姿,寒木得春迟。 山居自肯束三篾,尘立每烦颦两眉。 牛头不懒,虎头不痴,个事十成还自知。 饭塞饥肠衣补破,不妨唧溜出家儿。 |
| 铁山横飞截平野,宁复江流饮胡马。 大酋胆落狐鼠逃,虎头将军自天下。 拂庐连络屯长云,提戈敢谓秦无人。 惊霆白昼振解叶,淮地一扫留无尘。 歌摇千载淮民口,将军归饮策勋酒。 乌袍使者来如烟,腾书乞和胡稽首。 蝇鸣鸱噪初不闻,贾怒一举雌雄分。 辛勤结发七十战,数奇堪笑李将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