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见虎头墨妙,聊寻燕颔将军。 兴来未妨觅句,胜处端须策勋。 |
| 目尽孤鸿落照边,遥知风雨不同川。 此间有句无人见,送与襄阳孟浩然。 木落骚人已怨秋,不堪平远发诗愁。 要看万壑争流处,他日终烦顾虎头。 |
| 将军名字著华戎,露甲曾收不战功。 马革裹尸忠贯日,虎头食肉气如虹。 云屯欲倚金城重,星陨俄惊玉帐空。 好像祁连筑新家,鼓鼙遗恨意何穷。 |
| 归怀未用话南园,卧治于今又北门。 但息儿啼宽上意,小稽霆击取中原。 虎头锐视非无种,狮子当觞且勿喧。 更恐谭公家世事,断无宣劝定惊魂。 |
| 据虎头,收虎尾,第一句下明宗旨。 了无禅道与人参,滴水便见波澜起。 太醒醒,难比拟。 分付隆报著长老,好向丛林振纲纪。 |
| 忆昔西征日,飞腾尚少年。 军书插鸟羽,戍垒候狼烟。 渭水秋风夜,岐山晓雪天。 金鞿驰叱拨,绣袂舞婵娟。 但恨功名晚,宁知老病缠? 虎头空有相,麟阁竟无缘。 壮士埋巴峡,孤身卧海壖。 安西九千里,孙武十三篇。 裘叹苏秦弊,鞭忧祖逖先。 何时闻诏下,遣将入幽燕? |
| 前日发大雷,真成料虎头。 今日伐鼓出,棹歌傲阳侯。 沧江百折来,及此始东流。 东流会宾客,建德椎羊牛。 野语尚信然,小市黄芦洲。 惟有采薪翁,经营往来舟。 槠枥尽斤斧,山童烟雨愁。 |
| 旧俸存无几,生齿日益多。 敝庐虽粗完,空廪无麦禾。 首种二顷田,奈此春旱何。 谁能持只鸡,一酹邢山阿。 饥寒谁相念,幸龙未见呵。 去年投虎头,叩门用干戈。 邂逅一尺雨,岂复阴阳和。 幽明初不隔,诚意岂在多。 恻然上通天,矧此一盘涡。 云兴雨随至,父老行且歌。 |
| 应身随处见尘尘,能顺因缘不背真。 树上虎头呈伎俩,毛端师子显精神。 平生自许得游刃,投老难传知斲轮。 香气满城燂钵饭,丛林一洗浩然春。 |
| 玉山树色倚青冥,洒阁风微酒易醒。 移席绝怜江柳碧,钩帘更爱竹书青。 白云尽日春团盖,灵石何年夜陨星。 却笑虎头痴绝甚,尽将诗句写秋屏。 |
| 烟岚遥对翠芙蓉,鄂博犹存旧日踪。 缥缈灵山行不到,年年只拜虎头峰。 |
| 春秋七*,江湖万里。 老子阅人多矣。 两朝名胜一囊诗,道浑似、当时袁李。 红尘陌上,白云堆里。 扰扰浮生行止。 我非燕颔虎头人,但诗圣 |
| 春秋七*,江湖万里。 老子阅人多矣。 两朝名胜一囊诗,道浑似、当时袁李。 红尘陌上,白云堆里。 扰扰浮生行止。 我非燕颔虎头人,但诗圣 |
| 江南郡守列金阶,内里华筵日日排。 文武官僚多二品,还乡尽带虎头牌。 |
| 龙尾沟边飞柳絮。 虎头山下花无数。 花底醉眠留杖履。 花上露。 随风散漫飘香雾。 老去逢春能几度。 不妨且作风光主。 明日不知风共雨。 回首处。 夕阳又下西山去。 |
| 灵实生平爱虎头,第傍战舰声轻舟。 晚无书尽真无益,洗手莫嫌寒具油。 |
| 白云县北千山口,青岁欲开残雪后。 前驱锦带鱼皮鞮,侧佩金璋虎头绶。 南郑侯家醉落晖,东关陌上著鞭归。 愁看野马随官骑,笑取秦人带客旗。 使者下车忧疾苦,豪吏销声出公府。 万里歌钟相庆时,巴童声节渝儿舞。 |
| 晰晰燎火光,氲氲腊酒香。 嗤嗤童稚戏,迢迢岁夜长。 堂上书帐前,长幼合成行。 以我年最长,次第来称觞。 七十期渐近,万缘心已忘。 不唯少欢乐,兼亦无悲伤。 素屏应居士,青衣侍孟光。 夫妻老相对,各坐一绳床。 [顾虎头画维摩居士图白衣素屏也。 ] |
| 都护承恩出汉宫,行军使相陛辞同。 九边雨露旌旗湿,万乘云烟警跸雄。 蟒服尽颁中帑赐,虎头谁觅贺兰封。 朝陵不是瑶池会,按辔真存细柳风。 ¤ |
| 老韩同传我多慙,意气相倾自不凡。 忧患饱更俱白发,班行独立见青山。 羡君真有虎头相,顾我方为马口衔。 同舍几何俄话别,可堪目力送风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