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首短身长何足用,羽翅好是航船{左舟右同}。 若还六足尽尖长,此是螳螂最堪用。 |
| 身狭牙尖大肚皮,脚前乔立仰头窥。 此蛩不问青黄色,鬭到深秋必定输。 |
| 鸣蜩善择木,木美叶敷腴。 国于美荫中,自庆无他虞。 螳螂伺其便,欲进复趦趄。 怒臂俄一施,捕取如囚拘。 委身膏利吻,性命缠须臾。 均之细微物,一何强弱殊。 蜩科汝无识,自知其过欤。 物在宇宙间,谨默酒安居。 今汝独聒聒,书夜长喧呼。 汝闹力不足,彼静智有余。 胜负此决,谁谓汝非辜。 螳螂即得意,自谓零点良图。 那知仅一饱,... |
| 一螳踉蹲上枯柳,一螳欲上鼓剑走。 惊蝉侧翅着树枝,性命几成落渠手。 物生远害当知几,不知犹可况已知。 千枝何处无风露,莫曳残声急飞去。 |
| 绿荫深处汝行藏,风露从来是稻粱。 莫倚高枝纵繁响,也宜回首顾螳螂。 |
| 儿童篱落带斜阳,豆荚姜芽社肉香。 一路稻花谁是主,红蜻蛉伴绿螳螂。 |
| 螳螂方捕楚,黄雀遽乘吴。 交怨终亡国,君王到死愚。 |
| 莫笑狂夫老更狂,推轮怒臂勇螳螂。 三军未复图中土,万姓空悲塞外乡。 动地声名悬宇宙,惊天气概荡边疆。 忠心自古人人有,莫笑狂夫心更狂。 |
| 庭中嘉树发华滋,可要螳螂共此时。 翼薄乍舒宫女鬓,蜕轻全解羽人尸。 风来玉女乌先转,露下金茎鹤未知。 日永声长兼夜思,肯容潘岳到秋悲。 |
| 董承种辑骚为迂,耿纪金祎计逾疏。 精卫有心安问海,螳螂方怒岂知车。 |
| 谁见螳螂能拒辙,萤虫七夕吞明月。 织女心宽不作声,牵牛一棒和空折。 |
| 大厦将倾一木支,登陴恸哭志难移。 螳螂怒臂当车日,精卫衔沙塞海时。 梦里忽惊元主朔,军中犹卓宋家旗。 孤臣万死原无恨,独怪山翁总不知。 |
| 萧寺姑分一日光,人生同调稳相当。 空斋夜语规前哲,带酒论文恐老狂。 三献三休真琬琰,一前一却笑螳螂。 君家江左才名旧,会向长涂一振骧。 |
| 物有小而智,虚檐寄微缕。 了不介天地,何以芘风雨。 蜂虿尝自投,螳螂不敢侮。 去面类汤纲,取象得羲罟。 丝吐虽非蚕,蝇视有如虎。 真巧非人为,羞煞金针女。 |
| 填海我如精卫,当车人笑螳螂。 六合群黎有补,一身万段何妨。 |
| 荒城繁草木,落日下牛羊。 巍亭俯蔬圃,秋物半青黄。 敢爱雄鸡冠,殷鲜如激昂。 黄葵贵且丽,薄夜掩其房。 低篁掩蟋蟀,枯苇巢螳螂。 落落中畦枣,垂实半老苍。 深行乱飞蝶,时亦掇芳香。 况复携妇子,笑言何乐康。 归溪踏新月,到家灯烛光。 田园兴偶动,疏懒意何长。 |
| 秋风起兮天寒,壮士醉酒兮歌解颜。 螳螂何怒兮辙下,蚁何斗兮穴间,纷扰扰兮谁者则贤。 井方崩兮治隧,屋且压兮雕椽。 生则役兮弗系念此,祸至而知悔兮,身忽焉其已死。 陶唐虞夏兮,今则古矣。 彼秦且帝兮,连有蹈东海而死耳。 |
| 风声久想杜陵珂,坐对忘年可烂柯。 但觉清谈挥玉柄,也知文律敌金科。 螳螂欲张难当辙,鼹鼠终微漫饮河。 从此异堂风月好,满腔茅塞半消磨。 |
| 路逢一石碑,亭亭傲风雨。 停骖彷佛看,云是无主墓。 末书戊申岁,屈指九十秋。 是时龙渡江,甲子恍一周。 借问葬者谁,承平百世祖。 亦有周馀民,战骨委黄土。 太祖下江南,誓不戮一人。 神孙再立国,天以报至仁。 大河流血丹,屠毒谁之罪。 潼关忽不守,皇皇依汴蔡。 螳螂知捕蝉,不知黄雀来。 今古有兴废,重为生人哀。 |
| 伤心庚开府,书剑忆游梁。 十年流落冰雪,如履柏台霜。 昨日螳螂当辙,今日豺狼当路,牛背置神光。 竟访赤松去,不顾紫微忙。 汉貂蝉,万人杰,八州王。 有君如是何事,高卧北窗凉。 传得黄州密印,有病安心是药,此外更无方。 莫袖经纶手,遗爱在甘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