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去者如弊帷,来者如新衣。 鲜华非久长,色落还弃遗。 讵知行者夭,岂悟壮者衰。 区区未死间,回面相是非。 好闻苦不乐,好视忽生疵。 乃明万物情,皆逐人心移。 古今尽如此,达士将何为。 |
| 一笔受楞严义,三书赠大颠衣。 取经烦猴行者,吟诗输鹤阿师。 |
| 佛以灭为乐,观身身一沤。 如何卢行者,鎔铁护枯髅。 |
| 达磨不来东土,二祖不往西天。 石室行者蹈碓忘却移步,玄沙讨鱼卖峭蹈翻钓船。 |
| 蔬饭藜床破衲衣,扫除习气不吟诗。 前生似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 未敢叩门求夜话,时叨送米续晨炊。 知君清俸难多辍,且觅黄精与疗饥。 |
| 铁打车箱肉做身,上班散会最艰辛。 有穷弹力无穷挤,一寸空间一寸金。 头屡动,手频伸,可怜无补费精神。 当时我是孙行者,变个驴皮影戏人。 |
| 余昔困川途,今非羡行者。 谁心寄南风,相送过平野。 既吹莲叶舟,更逐桂条马。 中州多故人,怀抱幸君写。 |
| 边城使心悲,昔吾亲更之。 冰雪截肌肤,风飘无止期。 百里不见人,草木谁当迟。 登城望亭燧,翩翩飞戍旗。 行者不顾反,出门与家辞。 子弟多俘虏,哭泣无已时。 天下尽乐土,何为久留兹。 蓼虫不知辛,去来勿与谘。 |
| 世尊去世,二千余年,到此尊慈,恰五十代。 渠以壁上安灯盏,雨前置酒台。 闷来打三碗,何处得愁来。 颂清净行者不入涅盘,破戒比丘不堕地狱,佛法兴衰可见也。 |
| 出形云染翠屏曲,溪色练铺银汉东。 楼台一轴古今本,行者往来图画中。 |
| 两崖苍石间,湍水激清泻。 山桃烂红芳,光影连上下。 春风忽怒起,意乃媚行者。 飞花扑人来,揽之欲盈把。 |
| 霅上多高士,君今又乞身。 中年谢事客,白日上升人。 静泛苕溪月,闲尝顾渚春。 滔滔夜行者,能不愧清尘。 |
| 不道先师具大眼目,只道先师无肯路。 还有知得者麽,杨岐之衣到松源师祖不传,临终谓兄弟久聚。 正路行者有,只不能用黑豆法。 难以荷负正宗,临济佛法到此平沈。 痛哉痛哉,以此见先师,深得师祖之旨矣。 |
| 修真门户,大道家风,长春境界无边。 秀气盈盈,闲里别有壶天。 天中自然快乐,运三光、日月周旋。 忘伎巧,任淳风坦坦,圣道平平。 一念还乡寂处,三宫罩、清灵万派归源。 浩浩神光,来去透骨绵绵。 行人顿除造作,待功成、指日登仙。 未行者。 向词中、明取一言。 |
| 属国新従海外归,君平且莫下帘帷。 前生恐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 死后人传戒定慧,生时宿直斗牛箕。 凭君为算行年看,便数生时到死时。 |
| 属国新从海外归,君平且莫下帘帷。 前生恐是卢行者,後学过呼韩退之。 死後人传戒定慧,生时宿直斗牛箕。 凭君为算行年看,便数生时到死时。 |
| 吾门三祖,是钟吕海蟾,相传玄奥。 师父重阳传妙语,提挈同超三岛。 慢慢搜真,灵根固养,渐吐黄芽草。 无中还有,慧风时送嘉耗。 一点莹彻无穷,周游沙界,物物圆明好。 种种皆空归本有,内外般般颠倒。 此理幽深,清虚缥缈,行者人须到。 昏昏默默,暗中贤圣知道。 |
| 泾上一老人,爱菊如爱稼。 踏叶到林丘,散襟茅茨下。 青柯吐芳英,采采渐盈把。 眷言五色姿,阳春似相假。 晚节良可亲,予怀自舒写。 有物苟会心,那辞在荒野。 岁晏不可留,紫车夙云驾。 奕奕车马客,谁解闲行者。 |
| 彼美南山石,槎牙更贯之。 道虽横至宝,谁复赏奇姿。 叹息已云屡,写摹尝有诗。 吾曹从行者,名字亦俱垂。 |
| 我行欲安适,策马逾山樊。 谷深不可瞬,危磴争猱猨。 坡陀两山间,寂历三家村。 茅檐青裾妇,蓬发薪烟昏。 敲冰那可饮,分我一掬温。 郎樵晚未归,客到不与言。 不奉水头卮,肯投柳下门。 作诗配国风,行者式其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