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我是钧天梦觉人,忆来松下是前身。 老僧何去袈裟在,落叶斜阳满室尘。 |
| 道林大士昔谈玄,海内今居第一禅。 闲占白云千亩地,近依红日九重天。 赐田无役秋多粟,汲井长清夏有泉。 劫石可消恩莫报,袈裟愿共祝尧年。 |
| 每闻天鹤乘云下,莫遣仙姝入座中。 却愧袈裟留住久,钓船犹系柳桥东。 |
| 丛林翳重冈,迢递僧居独。 凭轩一怅望,春雨蘼芜绿。 泉香花落涧,窗暝松围屋。 忆尔讽经余,袈裟坐深竹。 |
| 金殿重重护采霞,天门赐坐拥袈裟。 尚方晨钵分云子,中使春杯献乳花。 雉尾风清天咫尺,螭头香暖雾横斜。 圣恩特许还山蚤,官柳黄时喜到家。 |
| 自信身闲即是仙,金丹何必问长年。 修真独许陶弘景,曾看袈裟习夜禅。 |
| 盘溪曲磴趁欹斜,行尽芳荪始见家。 门外空多万岩壑,笥中不满一袈裟。 经年石濑常疑雨,每日林香未辨花。 此处白云红树好,休容车马破烟霞。 |
| 何来拄杖响松扃,左挂椰瓢右澡瓶。 却是故人湖上至,袈裟犹带两山青。 |
| 四月淫雨寒凄迷,边军夜归闻鼓鼙。 大麦漂流小麦黑,富家叹息贫家啼。 书囊留滞北山北,草堂故在西楼西。 焚香扫地早闭户,莫遣袈裟沾燕泥。 |
| 解夏还寻旧寺栖,满船黄叶过长溪。 袈裟影入秋山远,舍利光悬夜塔低。 鹅识讲时常绕听,猿知定后不惊啼。 却惭扰扰尘中客,觉路如今去尚迷。 |
| 寺外山岩石径斜,岩中开士似丹霞。 心涵水月空诸法,坐对寒岩落一花。 清夜潮音翻贝叶,当时云气护袈裟。 匆匆遥望知难觅,归骑联翩拥翠华。 |
| 袈裟相伴踏清秋,健即闲行懒即休。 记得罢琴吹笛夜,雨声茅屋小如舟。 |
| 山雨瀑如雪,林寒松未花。 遥看飞阁起,知有梵王家。 一僧归得晚,云湿满袈裟。 崖断石林合,风高云叶飘。 人归雨脚外,高阁望中遥。 应是天台路,幽期在石桥。 秋褵白云晚,霜林红树多。 野桥山郭外,行子暮来过。 为问小摇落,江南今若何? 寒月白千峰,林深路绝踪。 遥知僧定起,疏响在高松。 亦欲剡溪去,其如山海重。 |
| 万里蚕丛亦浣纱,使君缄赠自三巴。 濯残秋水天孙锦,染尽春山望帝花。 懒集芰荷成裋褐,闲过祇树混袈裟。 相思几上江边閤,却卷朱帘坐暮霞。 |
| 云霞剪作佛袈裟,草座长年静结跏。 礼罢六时天送供,讲来三藏雨添花。 象龙曾赴高僧会,羊鹿谁乘稚子车。 随处溪山可终老,不愁无地布金沙。 |
| 沙门有姊陷胡娃,马市新开喜到家。 哭向南坡毡帐里,领将儿女拜袈裟。 |
| 緌公昔年住宝坊,龙象蹴踏腾毫芒。 袈裟曾侍玉座旁,万众闤听讲仁王。 弟子如云来四方,朝钟暮鼓鸣高堂。 西归葱岭今几霜,钵传昙师道弥昌。 丛林主教遇圣皇,紫衣朝阙随班行。 上人继吐三叶芳,衲中长系摩尼苍。 人间万念俱已忘,独好游戏谈文章。 我来京师寄禅房,每邀看月开修廊。 手横蝇拂坐绳床,竹间风吹煮茗香。 侍僮触屏睡欲僵,高殿... |
| ...未起。 白石垂萝净窈冥,炉香一炷两函经。 涧猿时擎野果供,山鬼或倚寒岩听。 荷为袈裟荔为带,世人见者皆再拜。 师言是悉有漏因,我今已入无色界。 十年奔走乱如丝,对榻空论不遂期。 每叹道缘于世浅,惟师与我最相知。 |
| 尔名虽驱乌,尔职非聚沙。 尔心朦胧莲始葩,尔头箬粒形袈裟。 尔程汗漫未及瓜,尔路迥蹑天汉槎。 不解拈椎又抡麈,阙一甃鼓惭鸣蛙。 咄哉一拍复一嗟,丰干饶舌非磨牙。 咄哉一拍复一嗟,宝幢烂破金绳斜。 佛祖门风却扫地,盍令蔗种抽新芽。 尿鬼竞乘篾戾车,玻璃其眼争驰跨。 山魑伎俩何纷拏,日挟布鼓雷门挝。 里耳黄华自合辙,郢人《白雪》... |
| 蓬莱云气湿袈裟,奏对天门日未斜。 膳部别分香积饭,龙团亲赐上方茶。 谩论魔佛生同劫,最喜华夷共一家。 山野自惭无补报,散花琪树读《楞伽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