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十二观音无正面,谁令塔户向东开。 定知四梵神通力,曾借六丁风雨推。 蝇说冰霜如梦寐,鷃闻钟鼓亦惊猜。 从今不信维摩诘,断取三千世界来。 |
| 一僧癯似竹,结坐对观音。 但见夕阳过,不知春事深。 茗芳留野客,树老集巢禽。 卓锡泉千古,冷然照此心。 |
| 络纬啼秋梧月深,碧纱描粉绣观音。 女僧闻作盂兰会,乞假中元施宝簪。 |
| 这个村和尚,少人能近傍。 墨漆粗竹篦。 佛来也一棒。 没秋毫人情,有万千无状。 慈悲时观音菩萨之所不如,瞋恚时阿修罗王亦难比况。 世上可曾可恶者是这船底阿师,如何,也有人画渠供食。 |
| 方丈屋损,寝处不得。 常住乏粮,著众不得。 旧逋积如海,无钱还不得。 大道在目前,有口说不得。 若人透此四重关,堪与诸方为轨则。 赵州亲见老南泉,观音院里有弥勒。 |
| 罢拈金锡,七尺军前。 今春看又过,何日是归年,辜负春山啼杜鹃。 樊将军向补陀山上礼观音大士,不知不觉,在五台峨嵋见文殊普贤。 |
| 日落衔山照画屏,箭山郁郁岁寒青。 昂霄巨榦成梁栋,裂石盘根长茯苓。 风撼碧涛惊鹤梦,雷轰铁锁悦龙形。 由来秀荫观音庙,血食千年显电灵。 |
| 摘索衣裳宫样。 生得脸儿福相。 容止忒精神,一似观音形像。 归向。 归向。 见者擎拳合掌。 |
| 次观势至菩萨身,量等观音无有异。 但于肉髻宝缾中,盛众光明现佛事。 |
| 寺置有碑传,观音岩石前。 殿高灯焰短,山合磬声圆。 窗静吹寒雪,舂鸣落夜泉。 清游人岂识,谓不似秋天。 |
| 半夜老猿吟,惊起木观音。 拶著虚空背,相打到天明。 |
| 八月秋中玉律,十分月满瑶台。 芳姿谪下佛宫来。 疑是东方世界。 黛绿旋闻香发,桃红新晕芳腮。 春风满面笑容开。 长似观音自在。 |
| 离欲心无苦,药病皆拈却。 眼耳有观音,岂用安手脚。 |
| 眉眼分明,风柳柔青。 心胆纯一,野华吐赤。 了无物碍自由人,还得观音妙智力。 连城不割谁肯休,相如却夺秦王璧。 |
| 缚茨枯坐九江东,镜像虚融方寸中。 舜若多身禅夜看,母陀罗臂用时通。 缘生谁兆有非有,寂照自知空不空。 道契观音斯善应,萧萧竹雨杂松风。 |
| 一滴不息,两滴三滴。 滴滴沥沥,连朝至夕。 变作滂沱勿奈何,山河大地衮风波。 总不出衲僧喷嚏一激,直得云开日出。 朗朗晴空吞八极,若还依旧水漉漉,浑家飘堕罗刹国。 稽首释迦,南无弥勒。 能救世间苦,观音妙智力。 |
| 持诵心无辍,不事闲言说。 夜夜礼观音,水裹捞明月。 |
| 清彻性空水,圆明净智身。 个中不洗体,直下了无尘。 有成佛,有降神。 有彼岸,有迷律。 哆哆和和此其始,胶胶缀缀此其因。 底时节,释迦文,恶水蓦头浇莫嗔。 何须念彼观音力,自然还著於本人。 |
| 小知小见弄精魂,正似醯鸡居覆盆。 茫茫大道绝南北,六通四辟初无门。 不离当处遍高深,谁谓如天莫可登。 世人聋瞶唤弗应,执热为火寒为冰。 雷霆蟋蟀一窍均,观音不在耳边闻。 |
| 四舞阶蓂,花朝节後,二月阳春。 观音降诞,当年对此良辰。 谁知好日,固多同、重现前身。 已壮门楣全四德,富将偕老卿卿。 天意不如人愿,坚柏舟节义,安富尊荣。 徐君两雏,戏彩歌舞莱庭。 勤教子、不厌三迁,何异轲亲。 福寿麻姑伴侣,长笑傲武陵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