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是无衣钵,师心酷爱山。 自言行脚好,却厌住庵间。 野水寒林外,孤云夕照间。 清游何处寺,须寄好碑还。 |
| 少时壮且厉,抚剑独行游。 谁言行游近? 张掖至幽州。 饥食首阳薇,渴饮易水流。 不见相知人,惟见古时丘。 路边两高坟,伯牙与庄周。 此士难再得,吾行欲何求! |
| 单独一身长不定,亦无书卷得相随。 忙过人世当闲日,老遇朝廷用少时。 冲雪自言行路苦,看松长恨买山迟。 萧萧白发寒灯下,写就诗篇欲寄谁。 |
| 诚身古君子,耆德老先生。 言行纯无玷,经书富满籯。 兰阶群玉秀,桂苑一枝荣。 有后谁公比,文盟压世英。 |
| 温温子里,入闻至圣。 揽道之华,秉德之柄。 深造阃域,不乖言行。 全齐之封,竹素为盛。 |
| 神惟显思。 不言而令。 玉帛之礼。 敢陈庄敬。 奉如弗胜。 荐如受命。 交于神明。 悫于言行。 |
| 石鼓韩歌掘臼科,弗知其意所云何? 兹因考古十之质,爰命图真一有窠。 慨叹曾充舂杵用,伤形已阅岁年多。 言行国学历珍弆,重道崇文功不磨。 |
| 重葩殗叶露华浓,不忝家声得似公。 言行端和今世楷,貌心醇质古人风。 直将趋走二三节,换取宽閒五百弓。 如此名卿缘手尽,同时更送竹溪翁。 |
| 行以德绍,道以时隆。 浮薄在彼,端确在躬。 衣单下事还一同,道德言行诚明中。 语默动静昭日月,折旋俯仰生春风。 上人夏在集云峰,倏起湘江归兴浓。 庭前索索飘井桐,赤肩担瘦筇。 |
| 夷考公言行,真成肃愍孙。 星枢绳懿武,月殿媲隆恩。 契阔成三世,凄凉隔九原。 壮夫襟上泪,并为两师垣。 |
| 行橐何轻重,新诗得卷藏。 犹须与先集,并为补山房。 更欲询言行,持将益废忘。 匆匆语难尽,莽莽恨空长。 |
| 不悭贪,不谄诈。 不忆家缘,不说乡中话。 不著世情不著假。 不做诗词,不敢言行化。 志弥高,心转下。 云水清闲,内养内无价。 乐在其中欣放耍。 姓氏人询,倦应扶风马。 |
| 永日奏文时,东风摇荡夕。 浩然思乐事,翻复饯征客。 淮水春流清,楚山暮云白。 勿言行路远,所贵专城伯。 |
| 野客相知久,年来发渐华。 衣冠从异教,言行似儒家。 通塞随天命。 遨游遍海涯。 武夷应有会,好去醉流霞。 |
| 随缘游上国,兴尽即言行。 今日不辞我,他宵还梦兄。 出山云满橐,归路水兼程。 无奈汀洲畔,春风草又生。 |
| 伊洛有真派,渊源洙泗宗。 蜀张日益远,言行将无同。 於公见事业,吾党如适从。 坐令千载下,竟识儒者功。 |
| 精义无穷在邺签,更须於易倍深拈。 阳奇阴偶机难测,往屈来伸理可占。 有谓宣尼夫乃佞,或云仲子乌能廉。 圣贤言行多参考,美疢犹应用石砭。 |
| 士气从来弱不支,逢时言行欲俱危。 不因湖外三年谪,安得江南一段奇。 非我独清缘世浊,此心谁识只天知。 万牛回首须公起,大厦将颠要力持。 |
| 岁月频看镜,功名一据鞍。 勿言行路恶,有志恋家难。 芳草客程远,落花春夜寒。 江湖旧时梦,相逐到长安。 |
| 忧辱都非言行招,孤忠自莫胜群嚣。 已甘逆旅长糊口,无复有言能副腰。 一士岂无关国论,九重亦合采民谣。 莫教流落江湖上,笑酌天浆独举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