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说著兴亡事不同,且斟玄玉驻颜红。 云轩梦断宫花逝,采缕盟寒墓草丰。 处处社时茅屋雨,年年春后楝花风。 人间不是无栖处,要认当年旧媪翁。 |
| 长安弃废比藩方,通理犹宜占省郎。 入洛才名齐二陆,有唐门户本三杨。 袖中丹桂家声在,道畔丰碑祖德光。 莫向公余寻故第,榛芜难认靖恭坊。 |
| 毗陵今古号名州,况是风流得隐侯。 吴岫稍迎双隼旆,洛尘凡敝几貂裘。 预期庭下无嚚讼,还向樽前作艳讴。 去去国门认不羡,画船烟浪入清秋。 |
| 大悲许多手眼,如人夜摸枕子。 偏身通身起来,尽受奴驱婢使。 君不见认著牛迹里,失却大海水。 转变未得时,依前有依倚。 归去来,归去来,拍天洪浪如浮埃。 |
| 南溪夜雪晓来霁,有客晨游酒未消。 风泛余花来逐马,光浮断涧不知桥。 山寒冻合行人息,醉熟宾欢舞意嚣。 归骑相将踏瑶玉,嗅林闲认早梅条。 |
| 青钱贴水萍无数。 临晓西湖春涨雨。 泥新轻燕面前飞,风慢落花衣上住。 红裙空引烟娥聚。 云月却能随马去。 明朝何处上高台,回认玉峰山下路。 |
| 临风玉笛调孙郎,百字尘昏纸尚香。 细认黄家元佑郐,似人殊喜见他乡。 |
| 风扫痴云作嫩晴,展开花柳一堤春。 山山啼鸟如相识,飞向蓬窗认主人。 |
| 欣欣来认祖先名,梵杵丁东月二更。 满地纸钱香篆冷,更无真哭两三声。 |
| 陕人西望眼,唯认马蹄东。 柳县追陶令,棠郊谒召公。 问农游手劝,听讼下情通。 千载莱芜后,传家有素风。 |
| 酿成吴米野油囊,却爱清谈气味长。 闲日有僧来北阜,平时无盗出南塘。 风亭对竹酬孤峭,雪迳寻梅认暗香。 江水中(左氵右霝)应未变,一杯终欲就君尝。 |
| 风骚推上将,千古耸威名。 子美尝登拜,昌龄合按行。 笼纱疑旆影,击钵认金声。 唱和知谁敌,长驱势已成。 |
| 佩环声认腰肢软。 风里麝熏知近远。 此身常羡玉妆台,得见晓来梳画面。 回廊几步通深院。 一桁绣衣帘不卷。 酒阑歌罢欲黄昏,肠断归巢双燕燕。 |
| 漫仕当閒游,归程更自留。 岭高云送脚,路险石垂头。 家近听乡语,山分认水流。 溪桥聊小憩,双鹭去悠悠。 |
| 瞿昙夜半见明星,礁觜挑开眼裹筋。 四十九年无畏说,至今错认定盘星。 将头不猛,带累三军。 曹溪波浪如相似,无限平人被陆沈。 |
| 天孙自织。 经纬天南北。 明月楼台高百尺。 玉手昔曾亲摘。 种榆人去何年。 乘槎偶认张骞。 报道秋期近也,好将巧思相传。 |
| 双燕窥帘认主人,十年不见忽过门。 乌衣故国今何在,苍籙遗民老幸存。 芹沼不香惊绿帽,草堂无语对黄昏。 从今不必依王谢,只好寻常烟雨村。 |
| 白鹤岧岖枕江曲,接岫连峰衍林麓。 石堂峻峭万山雄,拥翟亭亭多乔木。 双撑石柱峙东南,势力擎天名不俗。 钟英特产栋梁材,不随簪缨美如玉。 左接蓬莱右洞天,峰前水带萦九曲。 依然纪出武陵源,拟就峰傍新卜築。 鹤归错认华表存,应笑世人枉追逐。 |
| 春事何曾解有穷,枝头寻觅漫匆匆。 去来燕认谁家户,开落花因一夜风。 万古英雄残照里,半生勋业醉魂中。 骚人往往多诗瘦,却怪老夫颜色红。 |
| 朝来著眼沙头认。 五两竿摇风色顺。 佳期学取弄潮儿,人纵无情潮有信。 纷纷花雨红成阵。 冷酒青梅寒食近。 漫将江水比闲愁,水尽江头愁不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