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三周讲得坠开花,法眼无瑕却有瑕。 切莫朱泾访船子,一桡摵碎泼生涯。 |
| 谁弹招隐操,云外伴清幽。 午夜山林月,一花天地秋。 经窗凉影淡,禅榻古香浮。 不作蟾宫梦,凄然忆旧游。 |
| 每见辄自失,春风双鬓斑。 诗囊贫裹富,药市闹中间。 甃路通湖寺,敞楼当郡山。 清缘事事足,听此屡开颜。 |
| 有意西林寻小隐,无田东瀼可隣家。 闻师投谒不入巷,知我无人能点茶。 山色一豀连雨色,雪花十里糁松花。 秋声正与公相似,相对忘言定不差。 |
| 五月人间膏火煎,清风麈对有夤缘。 点头顽石能明证,借口虚空解讲玄。 随类佛身分百亿,出尘红卷等三千。 未闲相约蒲禅稳,作别又趋华雨筵。 |
| 慰心佛氏未萧条,卓卓缁林有俊髦。 知见香熏舌本别,名言垢净眼棱高。 锦云脚踏冷修月,仙峤牵颓閒钓鳌。 良遂肯从麻谷后,声光矫矫壮吾曹。 |
| 得得客来窥大方,松间目击揖归堂。 秋横两眼瞳人碧,云拥三衣栀子香。 夺席胸襟君隗礧,愕邻须发我沧浪。 竹床相对夜深语,河汉濯磨星斗光。 |
| 乞食因循答教迟,想能心照未相疑。 三年约友共连璧,千里同风那隔丝。 鞭笋嫩黄出泥土,槿华寒紫裹藩篱。 雨驱暑去晚明霁,来雁门头字脚垂。 |
| 假山砌叠真相似,双竹浇培画不如。 万屋尘嚣无间断,一轩气象自清虚。 持齐欲趁龙华会,升座能繙贝叶书。 官罢亦将辞北阙,携筇先访故人居。 |
| 一昨书来约见过,迟留行李未成那。 梨黄枣赤秋如许,发白眉庞老奈何。 相伴採薇云腻袜,不嫌伐木雨濡蓑。 对床默默香摇篆,霁月夜窗悬女萝。 |
| 旭日千万峰,白云三四朵。 一笑山容开,独自松下坐。 暴流天上来,飞花面前堕。 此时中观成,无物亦无我。 |
| 娱老林房世路赊,尘埃飞不到袈裟。 西湖草木虽同土,北寺烟霞自一家。 静敞白间翻贝叶,閒输赤仄养椒花。 鉴光炯炯辉今古,身后何须用五车。 |
| 塔耸霞标在上头,杖藜犹记昔年游。 月生丹井树林静,烟新碧桃溪涧幽。 夜讲石筵龙象集,昼吟岩宇鬼神愁。 思君每欲寻君去,水阔山遥两鬓秋。 |
| 老病蒙恩逐热还,宝泉颁赐起衰颜。 木杯度月百花外,槲笠挂云双树间。 咒罢龙公斋鼓寂,讲余狮子定钟闲。 也知去住无心好,浑似当时未出山。 |
| 来从金地过银地,智者修禅古道场。 叠嶂倚空围日月,穹耸松壑饱风霜。 碑文多是唐人刻,经卷犹阴炀帝藏。 偶值故交初入院,一镫留宿水声房。 |
| 雨华几席自清馨,茗碗初收篆缕青。 柔弄柳条风剪剪,冷濡梅蕊雪星星。 不嫌黄卷闲遮眼,有意微尘破出经。 思大气吞三世佛,儿孙未到败门庭。 |
| 木老西天去,袈裟说梵文。 生前从此别,去后不相闻。 忍听北方雁,愁看西域云。 永怀心未已,梁月白纷纷。 |
| 气宇兮春温,风标兮凛然。 律虎出林兮,裂破开遮持犯。 经龙搅海兮探穷顿渐偏圆。 句法清新兮,吟彻山庄梅竹。 胸襟妙蕴兮,包罗丘壑风烟。 友缙绅兮,非权门炙手。 荷佛法兮,思重负赪肩。 煨芋香兮,无心收涕。 卧云深兮,岂意朝天。 邈真容兮,明镜绘像。 付箕裘兮,神珠藏渊。 夫是之谓慈林克家之子,真鸾胶而续弦者也。 |
| 行路梦犹在,入门人已非。 山青古佛顶,云墨祖师衣。 赌弈曾同拙,看真似欠肥。 百年谁免此,只合早忘机。 |
| 长汀江上别多时,白发间身天所遗。 避俗如仇翻好客,知穷为崇却耽诗。 乡山云淡龙移久,湖市春寒鹤下迟。 过尽榴梅与甜笋,高侯还许放侯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