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杜没已久,嗟哉吾子心。 时人任诟病,独自革浮淫。 美玉宁须琢,朱絃岂在音。 钟期如未见,慎勿待闲吟。 |
| 天生尤物为民瘵,荔枝奔腾自南海。 后来始说闽部采,亦有风人刺丁蔡。 嗟哉万安十室邑,橘比江陵梨号蜜。 尝闻旧日事苞苴,千数私家公百十。 莫侯为令知其然,罢献初从使者先。 其余诟病置不问,贫友或乞捐餐钱。 忆昨追随秋政热,不但近公如玉雪。 别来已忽露为霜,当念相如多病渴。 |
| 山林与心违,日月使鬓换。 儒衣相诟病,文字奉娱玩。 自古非一秦,六籍盖多难。 诗书或发冢,熟念令人惋。 秦君锐本学,骥子已血汗。 相期骖天衢,伯乐尝一盼。 士为欲心缚,寸勇辄尺懦。 要当观此心,日照云雾散。 扶疏万物影,宇宙同璀璨。 置规岂惟君,亦自警弛慢。 |
| ...作兮悖道违义而弗自知。 顾六艺之折衷兮取舍纵横而协于道,后世苟轻肆于胸臆兮必遽贻于诟病。 三纲立而五教明兮实治世这宏矩,履厚地而载高天兮胡一日之可舍,宜万龄这庙貌兮春秋不乏其时祀。 合仁义以为冠兮结忠信而为佩,集道德以为裳兮服文章而为带。 列笾豆为左右兮苹藻性而洁肥,酌玉醴以为酒兮错琼瑶而为粢。 |
| 进士不读书,明经不根义。 诟病君子儒,于今作文弊。 礼部右词赋,诸生窃科第。 从道不违人,追趋斯近利。 李生何为者,力学务逊志。 羞耻事章句,深湛刺经艺。 常惟天子贵,无大明堂位。 邈焉三代风,尠矣百世继。 去圣日逾远,攻端非其致。 公玉既妄图,戴德亦缪记。 汉唐盛容典,规画不足示。 其间区区者,何暇盛德事。 确论无甚高,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