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为怜风雨趣春回,故著秋花到处栽。 兰菊从来盛风味,不妨环绕读书斋。 |
| 幽人睡正熟,不知江雨来。 惊风飒然起,声若山岳摧。 起坐不复寐,万感集老怀。 忆年十四五,读书松下斋。 寒夜耿难晓,孤吟悄无侪。 虫语一灯寂,鬼啼万山哀。 雨声正如此,壮心滴不灰。 即今踰知命,已先十年衰。 不知後此者,壮心肯更回。 旧学日蔬芜,书册久尘埃。 圣处与天似,而我老相催。 坐念慨未已,东窗晨光开。 |
| 北湖锥也无,四海一儿子。 此生吾知之,不过老病死。 五斗一强谋,要饱聊尔耳。 秃发犹读书,尽胜种种事。 初解行脚包,问讯长淮水。 端欲洗枯肠,相见辄欢喜。 将借官屋居,聊复置床几。 更煮楚州糜,尚欠淮南睡。 手中楞严经,咀嚼真有味。 姑降老鼻雷,岂复论字义。 |
| 西轩素屏开白云,婆娑老桂依霜轮。 顾兔出走蟾蜍奔,河汉卷海机石蹲。 牵牛自载倚桂根,清风飒然吹四邻。 东坡妙思传子孙,作诗仿佛追前人。 笔墨堕地称奇珍,闭藏不听落泥尘。 老人读书眼病昏,一看落笔生精神。 |
| 倦游长闭读书斋,重与人交省往来。 陡觉心中生羽翼,只缘句里挟风雷。 |
| 予登五老峰,其下盖有山房焉。 缭阁层廊,疏松秀篁,泉璆夜鸣,谷绣晨张。 公方读书其间,盖已会此趣于胸中之藏。 然则摛墨池之华,撷彩笔之芳,发其绪余,书尺七襄,固知其自然云锦之章也。 |
| 十里方诸影绿鬟,空蒙潋滟一窗间。 天河不洗读书眼,未可同君上此山。 |
| 世乱弃禄仕,居闲食苦贫。 置田上庸山,稍依农亩邻。 岁入无几何,诛求方荐臻。 老农幸导我,播植当自勤。 晨起具餱粮,伐木西涧滨。 畲田去岁秋,稸粟今年春。 肥硗半百亩,良苗生已匀。 监督课子弟,耘耔烦隶人。 所望在一饱,讵敢悲苦辛。 及此岁将晏,场功躬自亲。 所得未偿费,相顾但深颦。 归去且读书,愧兹百年身。 |
| 读书想前人,往往得师友。 每爱钓渭滨,颇喜耕谷口。 夫岂与世违,甘心卧岩薮。 升沉自有时,此意君知不。 |
| 秋风吹雨鸣窗纸,壮士不眠推枕起。 床头金尽尊酒空,枥马相看泪如洗。 鸿门霸上百万师,安西北庭九千里。 帐前画角声入云,陇上铁衣光照水。 横飞渡辽健如鹘,谈笑不劳投马箠。 堂堂羽檄从天下,夜半斫营孱可鄙。 拾萤读书定何益,投笔取封当努力。 百斤长刀两石弓,饱将两耳听秋风。 |
| 竹树转深径,茶山给孤园。 禅流打包去,旧日单寮存。 堂堂十八公,不知几寒温。 其谁晤对汝,冷落依颓垣。 有客占作室,此公正当轩。 风声落天半,似与幽人言。 已矣复焉往,佳哉略无喧。 在昔公择父,实惟谪仙孙。 读书庐山中,仰视五老尊。 头白不归来,高议排金门。 吾敢效前辈,分应守丘樊。 何忧蕙帐缺,怅望鹤与猿。 |
| 昔者闻卢殷,颇为世所推。 读书过万卷,尽以资於诗。 复闻孟东野,气清而色夷。 平生嗜章句,有甚於渴饥。 二士学无子,所学竟不施。 昌黎为买棺,又作铭墓辞。 相去五百年,雪林酷似之。 春谷古人徒,生死相维持。 亦为立佳城,著文树穹碑。 林兮信不忘,千载修名垂。 |
| 维古修竹乡,君子世此居。 厥壤既宜竹,种竹环其庐。 根不取马箠,笋不供盘蔬。 永保岁寒盟,子孙乐只且。 老夫何当曳长裾,一窥旌节旧门闾。 华亭岂羡扬州鹤,松江自足冯驩鱼。 田园伏腊颇有余,竹中明灯夜读书。 |
| 南楚离骚国,清风浓有兰。 相从泮水乐,独棹一江寒。 远地重逢少,新知俗别难。 高平读书室,好为扫荒残。 |
| 海康杂蛮蜑,礼俗久未完。 我居久闾阎,愿先化衣冠。 衣冠一有耻,其下胡为颜。 东邻有一士,读书寄贤关。 归来奉亲友,跬步行必端。 慨然顾流俗,叹息未敢弹。 提提乌鸢中,见此孤翔鸾。 渐能衣裘褐,袒裼知恶寒。 |
| 京师英豪域,车马日纷纷。 唐生万里客,一影随一身。 出无车与马,但踏车马尘。 日食不自饱,读书依主人。 夜夜客枕梦,北风吹孤云。 翩然动归思,旦夕来叩门。 终年少人识,逆旅惟我亲。 来学媿道矒,赠归惭橐贫。 勉之期不止,多获由力耘。 指家大岭北,重湖浩无垠。 飞鴈不可到,书来安得频。 |
| 校经同省并门居,无日不闻公读书。 故持茗椀浇舌本,要听六经如贯珠。 心知韵胜舌知腴,何似宝云与真如。 汤饼作魔应午寝,慰公渴梦吞江湖。 |
| 君不见阮嗣宗,臧否不挂口,莫夸舌在牙齿牢,是中惟可饮醇酒。 读书不用多,作诗不须工,海边无事日日醉,梦魂不到蓬莱宫。 秋风昨夜入庭树,莼丝未老君先去。 君先去,几时回。 刘郎应白发,桃花开不开。 |
| 江南有奇士,英誉早飞腾。 未见心先契,相从气倍增。 时烦问字酒,屡共读书灯。 下榻延徐孺,同舟得李膺。 百年期永好,一旦失良朋。 稚子初何取,龙门亦许登。 流光疾於鸟,旧社冷如冰。 欲作千言诔,衰迟愧未能。 |
| 残骸日益衰,晨夜抱疾痛。 地炉得微火,终日不喜动。 读书旧成癖,今但坐作梦。 未能追鸿冥,乃复分鹤俸。 风霜舍边柳,合抱皆手种。 眼中人尽非,欲话谁与共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