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锦障郁嵯峨,秀出城之西。 直是神气积,宛若屏障开。 苍翠接重壤,上与浮云齐。 幽花被晴壁,古树欹层崖。 下有张夫子,读书事幽栖。 于今几百岁,衣冠世多才。 伟哉据名胜,林泉足徘徊。 兹晨幸休暇,杖屦同攀跻。 和风袭轻裾,好鸟鸣喈喈。 勇往遽忘疲,穷深陟崔嵬。 极目万里外,顿觉群山低。 长啸倚苍松,畅然舒我怀。 |
| 笼翮思飞孰与哀,哺雏未返母先摧。 茫茫纵使重霄彻,杳杳难将万古回。 厨下米薪如手办,堂前风雨莫花开。 读书两字从头误,直悔男儿堕地来。 |
| 中书世禄今无几,唐鉴家声世不多。 安得有人贤若此,忽闻去国意如何。 同朝最是头先白,知己还愁语太苛。 尽欲读书三万卷,蓬莱未必似岷峨。 |
| 太原曾有三珠树,花萼一团光彩聚。 清晨肯挟三凤来,真是王家儿可誉。 乃翁哦诗松竹阴,三儿吾伊玉应金。 不须累碁捻蜡作跳虎,骏响续取河汾琴。 沂公不作温饱计,他日帘前退丁谓。 读书有用须济时,莫止觅官求富贵。 |
| 先生堂上霜月苦,弟子读书喧两庑。 推门入室书纵横,蜡纸灯笼晃云母。 先生骨清少眠卧,长夜默坐数更鼓。 耐寒石砚欲生冰,得火铜瓶如过雨。 郎君欲出先自赞,坐客敛衽谁敢侮。 明朝阮籍过阿戎,应作羲之羡怀祖。 |
| 平生好大忽琐细,焚香读书户常闭。 少年曾预老聃役,晚岁欲挹浮丘袂。 力探玄门穷众妙,肯学阴谋画奇计? 言狂不独人共排,志大仍忧後难继。 君看淡扫出茧眉,岂比一尺春风髻。 著书勿恤饱蠹鱼,会有子云生後世。 |
| 客里三年问岁除,毗陵归路又正初。 自怜囊涩难沽酒,犹喜船宽可读书。 草比旧痕青已倍,雪成陈迹白无余。 脱寒就暖真奇事,差觉穷途意气舒。 |
| 读书岂但资闻见,穷理方能识重轻。 孔孟格言如日月,更须师友与详评。 |
| 君门不可入,势利互相推。 借问读书客,胡为在京师。 举头未能对,闭眼聊自思。 倏忽十七年,终朝苦寒饥。 宦途竟寥落,鬓发坐差池。 颍水清且寂,箕山坦而夷。 如今便当去,咄咄无自疑。 |
| 行尽潇湘万里馀,少逢知己忆吾庐。 数间茅屋闲临水,一盏秋灯夜读书。 地远何当随计吏,策成终自诣公车。 剡中若问连州事,唯有千山画不如。 |
| 巷深朋友稀来往,日晏儿童不扫除。 雪里正当梅腊尽,民饥可待麦秋无。 寒生短棹谁乘兴,光入疏棂我读书。 官冷无人供美酒,何时却得步兵厨。 |
| 非侠非狂非逸民,读书谋国不谋身。 一封北阙三千牍,再活西州六万人。 雨露晚从天上落,芝兰亲见掌中新。 仁心义概丝纶语,长挂巴山月半轮。 |
| 章甫公西愧点雩,断缨子路羡柴愚。 天知人弃终从福,道屈身伸赖读书。 有日官曹须忍耐,薰天声利尽欷嘘。 行藏谩似琅琊客,采药深山日不虚。 |
| 故人留饮归夜深,铜瓶唧唧虫微吟。 一灯犹照读书眼,半纸忽生怀古心。 亦知所贵何必用,鱼目骊珠自轻重。 人间蚁穴小差珠,等是一场閒睡梦。 |
| 檐头燕子话新晴,客里春来何似生。 短榻曲肱眠未稳,好花刺眼笑相迎。 生憎重碧杯中物,懒趁踏青江上行。 燕坐翛然有佳处,耳根更听读书声。 |
| 四野山围面面屏,何人结屋趣方成。 好风吹过半湖碧,白鸟飞边一点明。 乘举半春携酒约,隔山遥夜读书声。 买邻为爱茅斋近,试倩诗人状此情。 |
| 少不如人老合休,读书谈道我何忧。 已看尘世都蕉鹿,真觉浮生付赘疣。 风透北窗朝跂脚,嵩遮西日晚科头。 诗篇漫兴销长夏,敢谓能轻万户侯。 |
| 痴翁切莫强笞儿,子之勤劳我所知。 但看匡衡穿壁苦,难云寗越读书迟。 能来伴我沧浪艇,共看一年橙橘时。 莫为小乔淹壮志,千军白羽生堪麾。 |
| 黄茅连野邑城荒,佐邑初烦旧省郎。 雁起海风吹暮角,鸡鸣关月照晨妆。 读书台下逢人少,濡墨厅中忆尉狂。 君到官曹无事日,一尊为我酹斜阳。 |
| 先生堂前霜月苦,弟子读书喧两庑。 推门入室书纵横,蜡纸灯笼晃云母。 先生骨清少眠卧,长夜默坐数更鼓。 耐寒石砚欲生冰,得火铜瓶如过雨。 郎君欲出先自赞,坐客敛衽谁敢侮。 明朝阮籍过阿戎,应作羲之羡怀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