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调和」的诗词
  • 1 [唐] 王建

    《上李吉甫相公》

    圣朝齐贺说逢殷,霄汉无云日月真。
    金鼎调和天膳美,瑶池沐浴赐衣新。
    两河开地山川正,四海休兵造化仁。
    曾向山东为散吏,当今窦宪是贤臣。
  • 2 [唐] 贯休

    《酬韦相公见寄》

    盐梅金鼎美调和,诗寄空林问讯多。
    秦客弈棋抛已久,楞严禅髓更无过。
    万般如幻希先觉,一丈临山且奈何。
    空讽平津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门么?
  • 3 [唐] 杜甫

    《石犀行》

   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,刻石立作三犀牛。
    自古虽有厌胜法,天生江水向东流。
    蜀人矜夸一千载,泛溢不近张仪楼。
    今年灌口损户口,此事或恐为神羞。
    终藉堤防出众力,高拥木石当清秋。
    先王作法皆正道,鬼怪何得参人谋。
    嗟尔三犀不经济,缺讹只与长川逝。
    但见元气常调和,自免洪涛恣凋瘵。
    安得壮士提天纲,再平水土犀奔茫。
  • 4 [唐] 白居易

    《偶吟二首》

    眼下有衣兼有食,心中无喜亦无忧。
    正如身后有何事,应向人间无所求。
    静念道经深闭目,闲迎禅客小低头。
    犹残少许云泉兴,一岁龙门数度游。
    晴教晒药泥茶灶,闲看科松洗竹林。
    活计纵贫长净洁,池亭虽小颇幽深。
    厨香炊黍调和酒,窗暖安弦拂拭琴。
    老去生涯只如此,更无余事可劳心。
  • 5 [唐] 李咸用

    《水仙操》

    ...仙缥缈来相迎,伯牙从此留嘉名。
    峄阳散木虚且轻,重华斧下知其声。
    檿丝相纠成凄清,调和引得薰风生。
    指底先王长养情,曲终天下称太平。
    后人好事传其曲,有时声足意不足。
    始峨峨兮复洋洋,但见山青兼水绿。
    成连入海移人情,岂是本来无嗜欲!
    琴兮琴兮在自然,不在徽金将轸玉。
  • 6 [唐] 白居易

    《洛阳有愚叟》

    洛阳有愚叟,白黑无分别。
    浪迹虽似狂,谋身亦不拙。
    点检盘中饭,非精亦非粝。
    点检身上衣,无余亦无阙。
    天时方得所,不寒复不热。
    体气正调和,不饥仍不渴。
    闲将酒壶出,醉向人家歇。
    野食或烹鲜,寓眠多拥褐。
    抱琴荣启乐,荷锸刘伶达。
    放眼看青山,任头生白发。
    不知天地内,更得几年活。
    从此到终身,尽为闲日月。
  • 7 [唐] 郑谷

    《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,以四韵谢之(一作》

    七子风骚寻失主,五君歌诵久无声。
    调和雅乐归时正,澄滤颓波到底清。
    才大始知寰宇窄,吟高何止鬼神惊。
    叶公好尚浑疏阔,忽见真龙几丧明。
  • 8 [唐] 杜甫

    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

    ...一气转洪钧。
    霖雨思贤佐,丹青忆老臣。
    应图求骏马,惊代得麒麟。
    沙汰江河浊,调和鼎鼐新。
    韦贤初相汉,范叔已归秦。
    盛业今如此,传经固绝伦。
    豫樟深出地,沧海阔无津。
    北斗司喉舌,东方领搢绅。
    持衡留藻鉴,听履上星辰。
    独步才超古,馀波德照邻。
    聪明过管辂,尺牍倒陈遵。
    岂是池中物,由来席上珍。
    庙堂
  • 9 [唐] 元稹

    《桐花》

    ...,一树莲花簪。
    自开还自落,暗芳终暗沈。
    尔生不得所,我愿裁为琴。
    安置君王侧,调和元首音。
    安问宫徵角,先辨雅郑淫。
    宫弦春以君,君若春日临。
    商弦廉以臣,臣作旱天霖。
    人安角声畅,人困斗不任。
    羽以类万物,祆物神不歆。
    徵以节百事,奉事罔不钦。
    五者苟
  • 10 [唐] 吕岩

    《寄白龙洞刘道人》

    ...中寻草药,伏铅制汞点丹阳。
    点丹阳,事迥别,须向坎中求赤血。
    取来离位制阴精,配合调和有时节。
    时节正,用媒人,金翁姹女结亲姻。
    金翁偏爱骑白虎,姹女常
  • 11 [唐] 罗隐

    《薛阳陶觱篥歌》

    ...前事。
    武宗皇帝御宇时,四海恬然知所自。
    扫除桀黠似提帚,制压群豪若穿鼻。
    九鼎调和各有门,谢安空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宠物百科 | 杂谈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