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剩撷芸香辟蠹鱼,足音差远自逃虚。 春醅已许暮留客,冻笔不妨寒著书。 龟甲屏风云散漫,月窗花影树扶疏。 他年子伯无閒暇,但遣儿曹访隐居。 |
| 足音答答来,多在雪楼下。 尚忆附爷耳,指问壁间画。 |
| 暮年惜日月,木落辄动心。 闲居念亲友,所愿闻足音。 风雨断官道,吾庐况幽深。 渺渺云水乡,萧萧芦荻林。 草茂豪鸣蛙,天阔无来禽。 四顾此何处,悠悠付孤斟。 |
| 几年块处断足音,日咏楚歌常林。 朋知久矣张邴我,矻矻抱瓮如汉阴。 末路面颜殊自笑,故人情义无深。 桑榆可收倚君重,表表玉立行班心。 |
| 忆昔孟东野,作尉悲龙钟。 有时即景赋,大吏怒不容。 我痴会移官,避事得养慵。 寄语鸥鹭辈,勿惊足音跫。 |
| 道在羲皇孰断金,至人出处合天心。 青山白云有生路,流水落花无足音。 世外太古日色静,洞中一片春风深。 自怜晚辈服膺久,亦许杖屦来相寻。 |
| 买屋相依老翰林,满腔新意见新吟。 浮云仕宦四方志,明月家山千里心。 邻谊可曾分楚越,诗盟那有远何阴。 老夫亦忝桐乡籍,贺厦行须曳足音。 |
| 雨后秋风十日阴,罗衣初觉晓寒侵。 清愁强欲亲欢伯,瘦骨何能举聚针。 碧玉丽词残照晚,青楼秀色暮云深。 中郎好句传茅屋,端比逃虚喜足音。 |
| 明朝解携白鹭洲,後日相望黄鹤楼。 建业水清供白酌,武昌鱼贱足音邮。 著身物外不无处,俛首人群非有求。 愿报西庵落成会,待公退卧侬归休。 |
| 笔下纵横自学林,胸中玉海更清深。 识君异县见眉宇,过我空山聆足音。 月近中秋还惜别,雪飞穷腊会重临。 闭门剥啄谁相问,与客宁论旧与今。 |
| 空谷跫然闻足音,殷勤通守致家禽。 阴晴不爽司晨,暮全无起舞心。 梦短那堪眠警枕,胫长稍已怯衾。 可怜一念尤迂阔,朗诵西山夜气箴。 |
| 逃空每喜足音闻,之子相逢真可人。 知友无非大父行,求君须向古人伦。 蛮烟倾盖情如故,蜀茧题诗墨尚新。 文采风流百不俗,更馀笔力挽千钧。 |
| 足音肯到寂寥处,风味要看樽俎间。 行役小休良不恶,雷声昨夜殷南山。 |
| 户外跫然闻足音,或怀漫刺袖新吟。 樽空愧不能觞客,绠短如何敢汲深。 薄俗求疵谁揜恶,先贤虑患或阳喑。 国人岂待侬箴儆,持在萤窗且自箴。 |
| 鴥彼晨风飞,日暮归郁林。 游子尚何得,但寄千里心。 庭闱斑白亲,忆念我亦深。 云何彼无耗,徒役梦寐寻。 有如在空谷,岁久想足音。 竹篇一行书,贵可抵万金。 踟蹰步前庭,复坐口欲暗。 泪堕不自知,便觉盈衣襟。 人生本无待,岂受外物侵。 归当卧牛衣,竹箨横荆簪。 |
| 旗亭风月小披襟,慰我东归听足音。 潮水去来当有信,岫云出入自无心。 酒杯乘兴从妨梦,诗律缘愁乐废吟。 明日扬舲回白首,烟横北固櫂千寻。 |
| 势利跃谄子,声名走夸儿。 我于二无一,世固背以驰。 君从江海来,面有潇洒姿。 朝廷多旧游,绝迹不复追。 足音三及门,乃得众所遗。 长篇烂盈目,清远谬见推。 将非乐间放,独与静者宜。 何以谢嘉况,湖山有前期。 |
| 逃虚喜听足音跫,况是乡人万里逢。 江海茫茫天尽处,又携书剑入湘中。 |
| 交游二十年,义等亲骨肉。 风雨漂我巢,公亦未有屋。 寄声来问安,足音到空谷。 我家辇毂下,薪桂炊白玉。 在官与影俱,衣绽发曲局。 天机行日月,春事勤草木。 念公笃行李,野饭中道宿。 惊沙卷旍旗,乌尾城角谡。 骚骚家治具,夫子且归沐。 作书寄後乘,为我遣臣仆。 起居太夫人,并问相与睦。 |
| 已是跫然误足音,更堪疎雨过平林。 呼灯自举一卮酒,颠倒海涛寻破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