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严冬共喜小方壶。 称幽居。 论元初。 话到三更,皆似觉清虚。 万事有心求不得,凭象罔,获玄珠。 一言了了性如如。 乐无为。 驾云车。 朝拜高真,功满赴仙都。 速悟人人俱有分,听予劝,莫痴愚。 |
| 放翁毕竟合躬耕,剩喜东归乐太平。 碧瓦新霜寒尚薄,明窗嫩日雨初晴。 素琴寻得无弦曲,野饷烹成不糁羹。 更说市朝痴太绝,一湖秋水濯尘缨。 |
| 远别当霜雪,留郎且过冬。 只愁春色里,离恨更重重。 |
| 固教梅忍落,体与杏藏娇。 已过冬疑剩,将来暖未饶。 玉阶残雪在,罗荐暗魂销。 莫问王孙事,烟芜正寂寥。 |
| 茅檐夜雪晓开晴,自洗寒衣漉涧清。 如此过冬何不可,梅花休笑鬓星星。 |
| 烛与梅花共过冬,淡月故移疏影去。 |
| 浮云著眼不留踪,独与梅花共过冬。 淡月故移疎影去,断魂谁杵暮山钟。 |
| 小巷春阴独掩扉,峭寒著尽过冬衣。 老来情绪无多子,禁得梅花似雪飞。 |
| 仕宦初何得,穷居半士农。 清宵叔夜锻,平旦伯鸾舂。 马磨犹支日,牛衣亦过冬。 湖中有啸父,何计得相从? |
| 倒影晴溪蘸碧峰,庵居活计尽从容。 懒能著眼看时事,相约梅花住过冬。 |
| 粝食拥败絮,苦吟吟过冬。 稍寒人却健,太饱事多慵。 树老生烟薄,墙阴贮雪重。 安能只如此,公道会相容。 |
| 瘦形无血色,草屦著行穿。 闲话似持咒,不眠同坐禅。 背经来汉地,袒膊过冬天。 情性人难会,游方应信缘。 |
| 坚闭门来又过冬,一裘且复拥龙锺。 不辞陋巷如浆冷,自爱新醅似粥醲。 迎妇桥边灯煜煜,赛神林外鼓冬冬。 岂惟自得闲中趣,要遣儿孙世作农。 |
| 曙气变东风,蟾壶夜漏穷。 新春几人老,旧历四时空。 身贱悲添岁,家贫喜过冬。 称觞惟有感,欢庆在儿童。 |
| 观瞻对外苦周旋,索命难延建设捐。 白发翁媪双跪泣,乞留敝絮过冬天。 |
| 范公头上著枷,涪翁脚上著杻。 且共弥勒过冬,闲坐地炉数九。 |
| 衰年少出门,信步过冬暄。 黄叶问梅路,青烟芟麦村。 危时一自适,造物万相。 试与松风约,尚堪来几番。 |
| 海角沙场过冬至,未如今日最伤情。 孝王池畔忧胡骑,炀帝河边叹楚兵。 万寿献觞身不与,百城和议泪空横。 明年高会知何处,击磬焚香毕此生。 |
| 休道南人暖过冬,苦寒今与北方同。 霜严欲裂地到底,日短不行天正中。 谁使智愚相伴老,便将荣辱断还空。 乡愁莫更欺闲客,薄酒从来亦有功。 |
| 小堂稳暖纸窗明,低幌围炉亦已成。 日阅藏经忘岁月,时临阁帖杂真行。 诗才退後愁酣战,酒量衰来喜细倾。 从此过冬那复事,夜深时听雪来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