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圣皇戾止,天步舒迟。 乾乾睿相,穆穆皇仪。 进退必肃,陟降是祗。 六变克协,万灵协随。 |
| 自从丧乱来,懒复治生事。 行行过田家,因之动幽意。 早稻青已黄,晚稻亦垂穗。 霅霅割稻声,自与割草异。 是时秋欲半,蒲柳风日脆。 儿卧牛自行,客熟犬不吠。 螃蟹出篱间,茅茨临水际。 使吾劣有此,亦足活老稚。 宦学四十年,进退两不遂。 扶犁手尚可,奈无可犁地。 |
| 年老逢春春正妍,春妍况在禁烟前。 才寒却暖养花日,行雨便睛消酒天。 进退樽罍宜有主,栽培桃李岂无权。 清谈已是欢情极,更把狂诗当管弦。 |
| 识得水中金。 锻炼烹煎理更深。 进退抽添须九转,浮沉。 温养潜龙复与临。 妙运自天心。 托杖黄婆是丙壬。 酝就醍醐山顶降,频斟。 慢拨无弦 |
| 出门天色阴晴半,着雨途间进退难。 知得招提在何许,只凭田父指林间。 |
| 非才误受帝恩深,报国空存一片心。 命薄任从官进退,道孤难与众浮沉。 日边信断无归梦,滁上公余且醉吟。 劳寄新诗远相唁,野云何处望为霖。 |
| 君不见连城璧碎不复完,平地水覆难再收。 昔日弹冠取卿相,片言不合兴戈矛。 雷开被宠比干死,窦婴失势灌夫囚。 道旁荆棘汝自力,进退惟谷心烦忧。 绰约春华岂久妍,青青松柏委山丘。 君如念东门之黄犬,何如彼西域之青牛。 ¤ |
| 我行何处所,北海乃其地。 去家万里余,为客九秋际。 白杨夹轨路,黄茅结官第。 陆嫌泥活活,水愁河弥弥。 逐寇骑宵驰,防敌城昼闭。 疲甿已星散,惊尘仍雾起。 长啸指牛山,掩泣望淄水。 进退两难图,徘徊尚谁待。 易戒触藩羝,诗刺离罦雉。 已矣可奈何,愁来但甘寐。 |
| 进退存亡,行藏用舍。 小人请学樊须稼。 衡门之下可栖迟,日之夕矣牛羊下。 去卫灵公,遭桓司马。 东西南北之人也。 长沮粲溺耦而耕,丘何为是栖栖者。 |
| 识得水中金。 煅炼烹煎理更深。 进退抽添须九转,浮沈。 温养潜龙复与临。 妙运自天心。 托仗黄婆配丙壬。 酝就醍醐山顶降,频斟。 慢拨无弦一曲琴。 |
| 将坛丙午赞亲征,相印元年佐圣明。 贼子乱臣俱破胆,皇天后土实同盟。 扶持更係民休戚,进退元知势重轻。 舍我其谁公健在,乞身赢得见升平。 |
| 万古同山川,八方异风俗。 男儿事弧矢,心目快一瞩,结交必名胜,旷怀无狭促。 昂昂千丈松,朗朗百间屋。 彼富自钟鼎,我贫甘芋菽。 谁能要俯仰,未许相缚束。 读书头欲白,对客樽无渌。 由来多此士,皎皎驹在谷。 瞿唐候水齐,秋风祛暑溽。 归欤奉亲欢,羹丝鱠江玉。 青衫虽霜叶,已胜袍立鹄。 进退吾何疑,肯事羝羊触。 |
| 前四十五日,知进不知退。 后四十五日,知退不知进。 正当今日,进退两忘。 季夏极热,薰风自凉。 时闻一阵藕花香。 |
| 心贪进退适全宜,上印飞书剧去翬。 荐口不加张柬老,明朝竟放孔戣归。 黄堂合有遗思在,青史还留後世稀。 此去江湖见鸥鸟,为言今合信无机。 |
| 稷契宁渴死,不饮箕颍泉。 先生独洗耳,不听天子言。 清风饱进退,千载何悠然。 孤坟没荆棘,高名争青山。 嗟我迍邅身,一命行十年。 味薄无辛咸,璞顽废雕镌。 朝行箕山麓,暮挹颍水源。 竹帛何处所,搔首态鱼间。 白云要闲友,尚苦儿女牵。 丈夫合勇决,顾计羞面颜。 |
| 舟在中流进退难,发虽种种此心丹。 死为元亮终书晋,生是留侯本事韩。 贫贱不忧知有道,乱离最幸是无官。 岁寒谁似东篱菊,禁得投簪日日看。 |
| 高第后归道,乃居玉华宫。 逍遥人间世,不异浮丘公。 甘寝何秉羽,出门忽从戎。 方将游昆仑,又欲小崆峒。 进退既在我,归来长安中。 焚香东海君,侍坐西山童。 善行无辙迹,吾亦安能穷。 但见神色闲,中心如虚空。 期之比天老,真德辅帝鸿。 |
| 平生谈节义,两姓事君王。 进退都无据,文章那有光。 真堪覆酒瓮,屡见咏香囊。 末路逃禅去,原为孟八郎。 |
| 维古四民,次二曰农。 虽及我私,岂忘于公。 沮溺之徒,始为隐沦。 滔滔不归,乃洁其身。 温温黄生,在彼原畛。 既耕既芸,遂名为隐。 其隐维何,无与于世。 左釐右粥,聊以卒岁。 人亦有言,可仕则仕。 苟非其时,进退由己。 嗟嗟众人,不惟其危。 朝趋夕奔,终蹈祸机。 惟生之为,彼善于斯。 悠悠我心,乐且无灾。 |
| 太极浑沦,才开口、便分仁义。 把清真支离,大道已废。 世事机谋求愈远,人情往复相牵系。 都不如、收拾早回头,安心意。 是非场,急回避。 人我山,俱抛弃。 这修道工夫,专柔其气。 万物抽添明进退,神炉静默牢封闭。 得一火、炼出个金刚,超天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