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碧草芊绵十洞春,青苍寒叠五溪云。 山萦乳窦层层秀,路隔桃花处处分。 苔径竹深迷鹤迹,石坛松古漏星文。 通宵回想尘寰事,好结茅茨向水滨。 |
| 两鬓苍然心浩然,松窗深处药炉前。 携将道士通宵语,忘却花时尽日眠。 明镜懒开长在匣,素琴欲弄半无弦。 犹嫌庄子多词句,只读逍遥六七篇。 |
| 滞雨通宵又彻明,百忧如草雨中生。 心关桂玉天难晓,运落风波梦亦惊。 压树早鸦飞不散,到窗寒鼓湿无声。 当年志气俱消尽,白发新添四五茎。 |
| 风拂乌纱两鬓秋,李阳溪上夜停舟。 市灯闪月闻鸣犬,城柝敲高起睡鸥。 千里远驰承宠命,通宵不寐为民忧。 幽怀自信清如洗,独倚篷窗看斗牛。 |
| 自检方书坐一床,教寻藁白采蒲黄。 画眉连日疏妆合,炼气通宵住道房。 倦听瀑声令睡醒,闷拈诗卷遣心凉。 犹胜华发从军客,归卧茅檐养战疮。 |
| 天一色。 玉盘冷浸潇湘碧。 潇湘碧。 短亭系缆,隔江闻笛。 胡床对坐凉生腋。 通宵说尽狂踪迹。 狂踪迹。 少年心事,老来难得。 |
| 古人一言重,尝谓百年轻。 今投欢会面,顾盼尽平生。 簪裾非所托,琴酒冀相并。 累日同游处,通宵唉素诚。 霜飘知柳脆,雪冒觉松贞。 愿言何所道,幸得岁寒名。 |
| 明朝玉帐过江边,骑卒行营一日先。 出得公庭天向夜,通宵又散起家钱。 |
| 四月官场入纳时,乡耆旁午上门追。 请看贫妇通宵织,身上曾无挂一丝。 |
| 不拟寒山落韵诗,未传卢老泼禅衣。 脚头活取通宵路,来透庭前划草机。 |
| 移从杜城曲,置在小斋东。 正是高秋里,仍兼细雨中。 结根方迸竹,疏荫托高桐。 苒苒齐芳草,飘飘笑断蓬。 片时留静者,一夜响鸣蛩。 野露通宵滴,溪烟尽日蒙。 试才卑庾薤,求味笑周菘。 只此霜栽好,他时赠伯翁。 |
| 不能随薄俗,非是向深山。 自喜道无屈,所嗟心未闲。 酒乡贫更入,诗债病犹还。 一字成虚美,通宵只厚颜。 |
| 君初离雁塞,我久滞雕阴。 隔闰俱劳梦,通宵各话心。 禁风吹漏出,原树映星沉。 白昼常多事,无妨到晓吟。 |
| 三军江口拥双旌,虎帐长开自教兵。 机锁恶徒狂寇尽,恩驱老将壮心生。 水门向晚茶商闹,桥市通宵酒客行。 秋日梁王池阁好,新歌散入管弦声。 |
| 四海论交二十年,知心一见似前缘。 情亲尚记通宵语,忠告难忘送别篇。 梦入蓬壶重会面,座看书史尚堆前。 应怜废学从农圃,要使留心在简编。 |
| 未尽通宵话,犹如一日秋。 壮怀天共远,归意雨同留。 灯烬何明灭,蛩声静应酬。 十年为客梦,应不负瀛洲。 |
| 酝造通宵雨,殷懃数日风。 加三浓稚绿,第一淡荐红。 润物初非惠,司春岂有功。 老农私独喜,不羡去年丰。 |
| 天街落日走鸣珂,咫尺衡门不许过。 催去据鞍犹鹤望,争观夹道已云罗。 奏篇定有凌云赋,招隐今无扣角歌。 最苦清秋孤美睡,通宵三问夜如何。 |
| 依倚忘年岁,中伤冀尔容。 乍通宵案烛,不掩午堂钟。 射雀犹存影,弹蝇已失踪。 勿言新可代,官冷若为供。 |
| 安流咫尺异逾淮,有兴何妨叠棹来。 茗椀茅柴殊易耳,萍虀豆粥岂难哉。 谈锋不怕通宵直,燕席宁辞逐日开。 况是上元佳节近,华灯万点看莲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