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文行高无对,功名莫动渠。 宁登逸民傅,不著茂陵书。 谁谓风流尽,犹疑信息疏。 九京何所憾,玉树满庭除。 |
| 庞老趋城少,严公出郭多。 难攀逸民传,堪举力田科。 夙昔烦驺哄,从今闭雀罗。 若逢两狨橐,应问一渔蓑。 |
| 作者于今已几人,谢天放我出红尘。 寻渠林渠沙鸥伴,乞得孤云野鹤身。 閒味对贤皆古意,静观景物四时春。 元正除授君知否,食邑西风号逸民。 |
| 回首明年六十春,依然不改古衣巾。 画图萧洒诗千首,心地通明月一轮。 钟鼎虚名虽是贵,箪瓢陋巷且安贫。 客来问我平生事,宠辱俱无老逸民。 |
| 浮世浑如出岫云,南朝词客北朝臣。 传邮扰扰无虚日,吏俗区区老却人。 入眼青山看不厌,傍船白鹭自相亲。 举杯更欲邀明月,暂向尧封作逸民。 |
| 万事荣枯一聚尘,尘中谁是独醒人。 壮无学力吟将退,老入贤关路转贫。 昨夜立秋凉到晓,空斋对月静如宾。 首阳千载蕨薇绿,唯有夷齐纪逸民。 |
| 早辍仙禽寄逸民,年来亦似厌家贫。 时时东望长鸣处,应忆朱门旧主人。 |
| 静结罗浮屋,邻鸡远不闻。 秋到屋下田,井井皆黄云。 草堂久无梦,甘与麋鹿群。 我闻彭泽令,耻为二姓臣。 一朝任去来,柴桑漉酒巾。 披图长叹息,古今多逸民。 |
| 柴桑风度极清真,地位当齐古逸民。 不为儿曹营饱暖,聊将诗句写经纶。 喜君自得超遥趣,与世相忘寂寞滨。 正欲细论嗟遽别,空惭祖谢响然臻。 |
| 面挹晴光锦绣川,却临苍涧玉声涓。 逸民自有山中乐,人间山前令尹贤。 |
| 腊酒诗催熟,寒梅雪斗新。 杜陵休叹老,韦曲已先春。 独秀惊凡目,遗英卧逸民。 高歌对三白,迟暮慰安仁。 |
| 飞凤翩翩下九阍,先生出处重斯文。 不将钟鼎易朱绂,要老桐山守白云。 处士一生纯是晋,逸民千古尚为殷。 皇家恩意如天大,定把三峰乞与君。 |
| 游左台天岁月深,人间又见谪仙人。 镜中商岭飘萧后,物外箕山自在身。 安石沙徒轻冕绂,伏波老未厌风尘。 轮君物外全以美,洛社耆英汉逸民。 |
| 守道宋高士,筑室齐东鄙。 植竹看岁寒,种田助形委。 束书捐古今,抱易究生死。 不以外移内,不以行责止。 九十留童颜,湖山饱清视。 或顾先生云,时平可以起。 先生本无求,弃置如敝屣。 俄闻与物化,精一未尝毁。 汗简书逸民,义风洗贪士。 东望呈肺肝,遥泻一卮水。 |
| 独行先生旧隐荒,大名宁受一棺藏。 能诗秀骨应无朽,近冢闲花亦自香。 卷轴门人收箧笥,岁时族子奉烝尝。 逸民未许先贤传,犹说梁鸿有孟光。 |
| 贫士莫难乐不改,圣人固以遁为嘉。 宁披龙具去耕野,奚事鹤书来起家。 古有逸民逃举选,今无烈士矫贪夸。 鬳翁晨遣诗筒至,昨夜寒灯屡结花。 |
| 伯鸾出京师,慷慨歌五噫。 岂无济时心,升降与我违。 有来适吴中,舂粱救寒饥。 吴人皋伯通,舎之慰穷栖。 方志虽或除,此桥犹可稽。 伯鸾号逸民,佳传照绿绨。 伯通赖有此,庶几与子齐。 至今阊门外,两冢陪要离。 累累各高大,冥冥春草萋。 古者贤哲人,不计凤与鸡。 焜耀亦偶尔,埋没何凄兮。 出语贺两公,亦以昌吾诗。 |
| 尘外高人谢宦昏,生全天爵哜衢樽。 逸民佳传须银笔,常侍流风见耳孙。 入洛真能折伧父,浮湘更欲吊英魂。 男儿有志轻万里,辟世何如金马门。 |
| 非侠非狂非逸民,读书谋国不谋身。 一封北阙三千牍,再活西州六万人。 雨露晚从天上落,芝兰亲见掌中新。 仁心义概丝纶语,长挂巴山月半轮。 |
| 秀才落得甚乾忙。 冗中秋,闷重阳。 百年三万,消得几科场。 吟配十年灯火梦,新米粥,紫苏汤。 如今且说世平康。 收战场。 息战枪。 路断邯郸,无复梦黄粱。 浪说为农今决矣,新酒熟,菊花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