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顾陆笔墨森威仪,身後犹为道子师。 欲观道子观顾陆,陆孙定自有天资。 或言苦学龙眠者,不颂世德夸义儿。 肯为俗人落吾笔,王许支公实我知。 傥非从容接笑语,安得生气今如兹。 湖光万丈明珠满,对此佳客申愁眉。 |
| 残经闲竹几,沦茗供花瓷。 法窟寂无语,禅容晚带饥。 虫萦道子画,蛩响外孙碑。 风定闻疏磬,玄关却自知。 |
| 宣元社稷等沉沦,不了昌明道子身。 夺得桓苻二贼手,付与赵牙张贵人。 |
| 上得马鞍岭,奇峰应接频。 遥看孤绝处,分现普陀身。 纳月瓶泉冷,娇春柳黛新。 却疑吴道子,貌出此岩真。 |
| 道子画,惠之塑,夺得僧繇神笔路。 |
| 绕郭笙歌夜景徂,稽山迥带月轮孤。 休文欲咏心应破,道子虽来画得无。 顾我小才同培塿,知君险斗敌都卢。 不然岂有姑苏郡,拟著陂塘比镜湖。 |
| 春近柳依依。 天台客未归。 任东阳、减却腰围。 手*梅花吟未了,惊眼底,雪花飞。 相对两忘机。 青山陡觉非。 想鹅池、夜令难违。 谁道子猷豪富甚,银箬笠,玉蓑衣。 |
| 渊明年十九,谢公破苻坚。 此时尚可为,未及出仕年。 太傅一丘志,永言负东山。 道子国宝辈,日趣晋祚迁。 参军与百里,黾勉一纪间。 典午竟已矣,于兹遂归田。 至今会心人,仰高醉中言。 |
| 平生耳满太平名,今日身亲谒太平。 道子画图形未泯,庐君山水眼初明。 雨馀翠滴千峰色,秋半寒生万壑声。 扣石当年开洞府,傥容丹骨到蓬瀛。 |
| 久病脚力衰,婴儿学移步。 丧尽目前机,辩得尘中主。 鼻直眼机,皮穿骨露。 驴不成兮马不成,且无描摸处。 赚镣僧繇吴道子。 |
| 白发陈雷旧,交情贵不渝。 诗笺留晓炬,书雁聚春芦。 忧国言犹在,知心道子孤。 江皋一襟泪,不复见夷吾。 |
| 囗囗苦忆王仲宣,投簪浩荡卧江天。 三年促膝从予坐,四海低头道子贤。 北李南何各坛坫,枫青塞黑与缠绵。 因君更逐停云想,望断襄阳落照边。 |
| 夜窗初映月如霜,凌晓瑶霙势渺茫。 清室乍欣文解祟,浅斟应惬醉为乡。 幽兰俪曲三豪集,黄竹兴谣八骏骧。 闻道子猷思泛剡,两溪绝境较优长。 |
| 先生行孝人莫攀,平生急禄怡亲颜。 三千曲礼发已白,七十老莱衣尚斑。 秋容新沐江涵天,潘舆低昂御花间。 凭谁为唤吴道子,一写画图连越山。 |
| 栗子味招全道子,芋头滋味引回头。 名人吃并无忧。 四三通十二,个个下重楼。 *得过时冰是水,水中雨点浮沤。 一来一去几时休。 若教同我愿。 管取得真修。 |
| 疾雷破屋雨翻河,一扫清风未觉多。 应似画师吴道子,高堂巨壁写降魔。 |
| ...年意匠寄高远,惨澹风云生眼底。 穹岩怪石随步奇,岳鬼蛮奴凛生意。 僧繇未貌锦幪像,道子曾罢长安市。 手携贝多口忘言,瓶莹琉璃瞻舍利。 或嘿或语或慈威,亦蹑芒鞋将渡水。 天女献供颜如莲,结习自空花堕袂。 神閒态逸赞莫穷,墨妙笔精足珍秘。 萧然着我岩壑中,雁荡经行恍能识。 诗成倒挽两龙湫。 不用韩公为画记 |
| 楼船万艘下,钟阜一龙空。 胭脂石井犹在,移出景阳宫。 花草吴时幽径,禾黍陈家古殿,无复戍楼雄。 更道子山赋,愁杀白头翁。 记当年,南北恨,马牛风。 降幡一片飞出,难与向来同。 壁月琼枝新恨,结绮临春好梦,毕竟有时终。 莫唱后庭曲,声在泪痕中。 |
| ...对出宝瓶子,天女倒披金缕衣。 唐朝说著名公画,周昉毫端善图写。 张僧繇是有神人,吴道子称无敌者。 奇哉妙手传孙公,能如此地留神踪。 斜窥小鬼怒双目,直倚越狼高半胸。 宝冠动总生威容,趋跄左右来倾恭。 臂横鹰爪尖纤利,腰 |
| ... 应倾半熟鹅黄酒,照见新晴水碧天。 疾雷破屋雨翻河,一扫清风未觉多。 应似画师吴道子,高堂巨壁写降魔。 客路三年不见山,上楼相对梦魂间。 明朝却踏红尘去,羞向清伊照病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