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扁舟宾客少,闲作道家装。 迹静心还静,逍遥觉日长。 |
| 妙龄著足道家山,壮岁升华玉笋班,千里麾符才假手,几年香火竟投閒。 诗书坐命名家声大,簪绂谁令寿历悭。 太傅功名有遗恨,鵷雏凋落泪频潸。 |
| 三教之中儒最尊,止戈为武武尊文。 吾今尚自披蓑笠,你等何须读典坟。 释氏宝楼侵碧汉,道家宫殿拂青云。 若教颜闵英灵在,终不羞他李老君。 |
| 青筇相伴到仙坛,身寄虚无缥缈间。 景物迥殊人世界,烟霞深锁道家山。 纷纷尽向红尘老,寂寂谁知白日间。 遣履山中棋一局,几人於此未应还。 |
| 高高林木带烟霞,短短茅檐寄水涯。 尽有清风疎种竹,苦无倾家荡产地密栽花。 云停栗里渊明屋,月满剡溪安道家。 会待子猷清兴发,扁舟一叶看平沙。 |
| 奉劝人人,尘中莫竞锥刀利。 心先已。 勿欺天地。 事在前头悔。 欲免轮回,休望儿孙替。 休垂泪。 道家真味。 把恩爱先锤碎。 |
| 菊花偏作道家妆,开遍重岩与断冈。 醉后折来簪短鬓,老夫翻学少年狂。 |
| 下车先访俗,期减月椿银。 廉使旧知己,长宫贤过人。 吏稀中路接,山密道家邻。 县谱传无用,只将琴谱亲。 |
| 久矣忘情岂用閒,已看要起示无还。 自怀白发苍颜客,不堕黄花翠竹间,顾我分为方外友,如公合上道家山。 暇时及此频相过,城北城南浔几湾。 |
| 真锻练,驱惑去迷错。 踏碎月明通正路,劈开风景入玄门。 方显道家尊。 无把捉,一点出昆仑。 复住空中超造化。 得归物外越乾坤。 那论若亡 |
| 西源好,仙构占仙峰。 一鹤性灵清我宇,万龙风雨乱霜空。 高静太疏慵。 天地乐,山水静流通。 行坐卧怜尘外景,虚空寂是道家风。 非细乐相从。 |
| 放溜轻舠掠晚沙,时时波底碎秋霞。 清阴十里堪乘兴,疑到江东安道家。 |
| 燕子来时春政好,御园剩拆海棠花。 如今翠辇游观少,一片东风属道家。 |
| 小雨廉纖早酿寒,清晨来访道家山。 寂寥玉座缨香覆,点缀碧岩枫叶丹。 地胜七山星有斗,人疑千岁鹤飞还。 閒繙洞简寻真诀,脉望难求发似环。 |
| 此个姑姑,谪仙姓吕。 肯来贩骨为商旅。 蓬头垢面道家风,云朋霞友非凡侣。 莫骋容仪,一团臭腐。 恩情劈碎非斤斧。 心灰念断乐逍遥,大罗 |
| 出家儿,贪美膳。 不顾抛撒,掉粉洗面。 吃素签、包子假鼋,甚道家体面。 美口腹,非长便。 粗茶淡饭,且填坑堑。 乐清贫、恬淡优游,别是 |
| 记言彩笔罢摛华,郡阁高闲似道家。 琴院坐听江寺磬,郡楼吟见海山霞。 春园遗母亲烧笋,夜榻留僧自煮茶。 应夭陶潜未归去,折腰奔走在泥沙。 |
| 三世高枝折广寒,谓宜挽致道家山。 使君紫马重临郡,柱史青牛亦出关。 占籍喜居廉让里,操觚悔记太平寰。 新篇犹觉波澜阔,堪笑持竿向浅湾。 |
| 上帝群玉府,道家蓬莱山。 延阁排霄起,图书擅荣观。 宫槐绿葱葱,岑绝非世间。 王度日修饬,文章丽朝班。 国器攻杞梓,珍群揜孔莺。 中台省符移,僚属礼数宽。 品藻开英鉴,赏音发青弹。 儒林数耆旧,少监发新斑。 |
| 削去僧家事,南池便隐居。 为怜松子寿,还卜道家书。 药院常无客,茶樽独对余。 有时招逸史,来饭野中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