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道情」的诗词
  • 1 [唐] 贯休

    《春末寄周琏》

    暮角含风雨气曛,寂寥莓翠上衣巾。
    道情不向莺花薄,诗意自如天地春。
    梦入乱峰仍履雪,吟看芳草只思人。
    手中孤桂月中在,来听泉声莫厌频。
  • 2 [唐] 周贺

    《赠神遘上人》

    草履蒲团山意存,坐看庭木长桐孙。
    行斋罢讲仍香气,布褐离床带雨痕。
    夏满寻医还出寺,晴来晒疏暂开门。
    道情淡薄闲愁尽,霜色何因入鬓根。
  • 3 [唐] 刘昚虚

    《登庐山峰顶寺》

    孤峰临万象,秋气何高清。
    天际南郡出,林端西江明。
    山门二缁叟,振锡闻幽声。
    心照有无界,业悬前后生。
    虽知真机静,尚与爱网并。
    方首金门路,未遑参道情。
  • 4 [唐] 白居易

    《春暮寄元九》

    梨花结成实,燕卵花为雏。
    时物又若此,道情复何如?
    但觉日月促,不嗟年岁徂。
    浮生都是梦,老小亦何殊?
    唯与故人别,江陵初谪居。
    时时一相见,此意未全除。
  • 5 [唐] 杨巨源

    《送李舍人归兰陵里》

    清词举世皆藏箧,美酒当山为满樽。
    三亩嫩蔬临绮陌,四行高树拥朱门。
    家贫境胜心无累,名重官闲口不论。
    惟有道情常自足,启期天地易知恩。
  • 6 [唐] 姚合

    《送徐员外赴河中从事》

    赤府从军美,儒衣结束轻。
    凉飙下山寺,晓浪满关城。
    闲坐饶诗景,高眠长道情。
    将军不战术,计日立功名。
  • 7 [唐] 皎然

    《夏日与綦毋居士、昱上人纳凉》

    为依炉峰住,境胜增道情。
    凉日暑不变,空门风自清。
    坐援香实近,转爱绿芜生。
    宗炳青霞士,如何知我名。
  • 8 [唐] 陆龟蒙

    《奉和袭美宿报恩寺水阁》

    峰抱池光曲岸平,月临虚槛夜何清。
    僧穿小桧才分影,鱼掷高荷渐有声。
    因忆故山吟易苦,各横秋簟梦难成。
    周颙不用裁书劝,自得凉天证道情。
  • 9 [唐] 徐铉

    《张员外好茅山风景,求为句容令,作此送》

    句曲山前县,依依数舍程。
    还同适勾漏,非是厌承明。
    柳谷供诗景,华阳契道情。
    金门容傲吏,官满且还城。
  • 10 [唐] 陆龟蒙

    《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·乌龙养和》

    养和名字好,偏寄道情深。
    所以亲逋客,兼能助五禽。
    倚肩沧海望,钩膝白云吟。
    不是逍遥侣,谁知世外心。
  • 11 [唐] 刘得仁

    《赠敬晊助教二首》

    到来常听说清虚,手把玄元七字书。
    仙籍不知名姓有,道情惟见往来疏。
    已能绝粒无饥色,早晚休官买隐居。
    便欲去随为弟子,片云孤鹤可相于。
    街西静观求居处,不到权门到寺频。
    禁掖人知连状荐,国庠官满一家贫。
    清仪称是蓬瀛客,直气堪为谏诤臣。
    自顾无成年渐长,报恩惟愿杀微身。
  • 12 [唐] 薛能

    《送赵道士归天目旧山》

    愚朴尚公平,此心邻道情。
    有缘终自鄙,何计逐师行。
    日者闻高躅,时人盖强名。
    口无滋味入,身有羽仪生。
    奏乞还乡远,诗曾对御成。
    土毛珍到越,尘发倦离京。
    符叱风雷恶,朝修月露清。
    观临天目顶,家住海潮声。
    道引图看足,参同注解精。
    休粮一拟问,窗草俟回程。
  • 13 [唐] 徐铉

    《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》

    句曲山前县,依依数舍程。
    还同适勾漏,非是厌承明。
    柳谷供诗景,华阳契道情。
    金门容傲吏,官满且还城。
  • 14 [唐] 皎然

    《送顾处士歌》

    ...背时人高且逸,平生好古无俦匹。
    醉书在箧称绝伦,神画开厨怕飞出。
    谢氏檀郎亦可俦,道情还似我家流。
    安贫日日读书坐,不见将名干五侯。
    知君别业长洲外,欲行秋田循畎浍。
    门前便取觳觫乘,腰上还将鹿卢佩。
    禅子有情非世情,御荈贡馀聊赠行。
    满道喧喧遇君别,争窥玉润与冰清。
  • 15 [唐] 张籍

    《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,因书情即事》

    又见帝城里,东风天气和。
    官闲人事少,年长道情多。
    紫掖发章句,青闱更咏歌。
    谁知余寂寞,终日断经过。
  • 16 [唐] 皎然

    《春日陪颜使君真卿、皇甫曾西亭重会《韵海》》

    为重南台客,朝朝会鲁儒。
    暄风众木变,清景片云无。
    峰翠飘檐下,溪光照座隅。
    不将簪艾隔,知与道情俱。
  • 17 [唐] 白居易

    《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》

    后集寄将何处去,故山迢递在匡庐。
    旧僧独有云皋在,三二年来不得书。
    别后道情添几许,老来筋力又何如。
    来生缘会应非远,彼此年过七十余。
  • 18 [唐] 皎然

    《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(寺即支公学道》

    尝览高逸传,山僧有遗踪。
    佐游继雅篇,嘉会何由逢。
    尘世即下界,色天当上峰。
    春晖遍众草,寒色留高松。
    缭绕彩云合,参差绮楼重。
    琼葩洒巾舄,石瀃清心胸。
    灵境若可托,道情知所从。
  • 19 [唐] 皎然

    《杼山上峰和颜使君真卿、袁侍御五韵赋得印字》

    道情寄远岳,放旷临千仞。
    香路延绛驺,华泉写金印。
    日攲诸天近,雨过三华润。
    留客云外心,忘机松中韵。
    灵嘉早晚期,为布东山信。
  • 20 [唐] 贯休

    《山居诗二十四首》

    ...鸟声长睡眼开,好茶擎乳坐莓苔。
    不闻荣辱成番尽,只见熊罴作队来。
    诗里从前欺白雪,道情终遣似婴孩。
    由来此事知音少,不是真风去不回。
    万境忘机是道华,碧芙蓉里日空斜。
    幽深有径通仙窟,
相关词典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宠物百科 | 杂谈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