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苦哉黑闇女,乐矣功德天。 智者俱不受,愚夫纳二边。 我奉能仁教,归依弥勒前。 愿阐摩诃衍,成就那罗延。 | 
| 秋雨萧萧夜不眠,挑灯开卷意凄然。 吾曹自欲期千载,世论何曾待百年。 当日公卿笑迂阔,即今河洛污腥膻。 阴阳消长从来事,玩易深知屡绝编。 | 
| 南望襄阳路,思君情转亲。 偏知汉水广,应与孟家邻。 在日贪为善,昨来闻更贫。 相如有遗草,一为问家人。 | 
| 旧日相知尽,深居独一身。 闭门空有雪,看竹永无人。 每许前山隐,曾怜陋巷贫。 题诗今尚在,暂为拂流尘。 | 
| 堕泪数首文,悲结千里坟。 苍旻且留我,白日空遗君。 仙鹤未巢月,衰凤先坠云。 清风独起时,旧语如再闻。 瑶草罢葳蕤,桂花休氛氲。 万物与我心,相感吴江濆。 | 
| 先生千载人,浩气隘穹壤。 早薄声利交,超然傲尘鞅。 饮酒读离骚,追游必豪克。 风月饱高吟,云泉擅奇赏。 切骨痛国雠,嚼齿愤奸党。 纵谈天下事,一一如指掌。 敛意师圣贤,精心玩图象。 全体极浑涵,灵极妙充养。 昭昭陈轨辙,坦坦辟榛莽。 陶熔就醇粹,鞭策收勉强。 瞿聃息遁辞,关谁大遗响。 师道屹尊严,人材兴倜傥。 宸纶欢廉靖,... | 
| 俱事重华著直声,百年藏藁未流行。 世评谏疏如刘向,公读遗书感乐生。 里有襄阳耆旧传,史无齐鲁大臣名。 孤孙白首荒家学,甘作滕民负耒耕。 | 
| 两翁仕不至丞郎,名节能流百世芳。 穷巷号为通德里,旧书藏在善和坊。 古楹日敝加丹刻,老柏年深益黛苍。 太守怀贤崇教化,乡先生盍祭于乡。 | 
| 诗亡自昔周之东,末乃赖有三闾翁。 三闾避谗思去国,当时无人歌雨濛。 忠怀义概不见省,独以文字涂幽穷。 高情寓物发叹咏,忧深思远言非空。 富如渤澥产百怪,浩若九万扶摇风。 后来文士引继出,思援弓缴随冥鸿。 二都以降更七代,浸堕侈靡淫哇中。 新奇妩媚乏典则,往往体制多称宫。 汗牛充栋号繁博,简策冗长何其丰。 至音寂寥风雅坠,天球... | 
| 升堂拜慈母,容色穆以和。 两孙慰目前,炯炯琼玉柯。 呼名使之拜,拜罢仍抚摩。 问我之金华,与子相见么? 再拜覆母言,道取严陵过。 平安致母辞,所处居有那。 行行及二旬,始达江之沱。 殷勤上槐省,闻子行已他。 槠概早晚来,又恐说者讹。 同袍重交游,为子笑且歌。 香搴紫薇花,酒泛金叵罗。 好怀尽倾倒,不觉衰颜酡。 西轩尽潇洒,... | 
| 党籍英贤尽,长淮南北分。 忠奸论方定,金璧购遗文。 | 
| 山谷寒应早,幽怀绝垢氛。 白波双涧雨,红树半坳云。 啼鸟欺新冷,潜鱼傍夕曛。 寂寥何所慰,先哲有遗文。 | 
| 谢公山下见孤坟,下阚平江万顷云。 尽日舣舟空怅望,谪仙风骨在遗文。 | 
| 爱寻碣石访重玄,三国遗文已邈然。 翻忆中郎黄绢字,夕阳江上浪滔天。 | 
| 小疾便幽翳,孤怀抱郁陶。 遗文诵史汉,奇思探庄骚。 谈笑宽吟苦,经行慰作劳。 东冈聊一往,突兀古台高。 | 
| 嶮势围空断壁圆,四时常见聚云烟。 为霖救旱今何在,徒有遗文记昔年。 | 
| 倏忽千龄尽,冥茫万事空。 青松洛阳陌,荒草建康宫。 道德遗文在,兴衰自古同。 受恩无补报,反袂泣途穷。 | 
| 千章乔木烟苍苍,一帙遗文字字香。 梁鼎西沉何处间,至今戟手看兴亡。 | 
| 清献濂溪二老仙,风流俯仰一时贤。 摩挲石刻追前躅,坡叟遗文媿续镌。 | 
| 逢著南州史,江边哭问君。 送终时有雪,归葬处无云。 官库惟留剑,邻僧共结坟。 儿孙未成立,谁与集遗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