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乃翁自是里名儒,箴史遗言幼染濡。 设馔礼如初作妇,貤封谊不忍先姑。 色丝尤妙于前制,彤管从删以后无。 一事可纾存没恨,即今丹穴有双雏。 |
| 爱妾不爱子,为间此何理。 弃官更叶更,人情宁可已。 永诀泗之党,遗言空在耳。 三载无朝昏,孤遐沪如洗。 妇人闰从夫,一节誓生死。 江乡感残春,肠断晚烟起。 回望太华峰,不知几千里。 |
| 天骥德力备,马外龙麟中。 皇天不遗言,兀与图画同。 驽骀饱官粟,未受一洗空。 十驾均一至,何事籋云风。 |
| 古人有遗言,天地如掌阔。 我行三十载,青云路未达。 尝闻读书者,所贵免征伐。 谁知失意时,痛于刃伤骨。 身如石上草,根蒂浅难活。 人人皆爱春,我独愁花发。 如何归故山,相携采薇蕨。 |
| 一代儒臣表,三州吏治良。 遗言了生死,新志尽行藏。 昔梦崖何异,今知坡可方。 百僚山下路,千载尚名香。 |
| 十年梦醒相思泪,万里西风瀚海沙。 同命鸳鸯悲命薄,天涯何处是我家。 愿将热血洒明尘,且把遗言托旧人。 应念李郎家国恨,留他同赏雪山春。 |
| 诸公长者郑当时,事事无心性坦夷。 但是登临皆有作,未尝相见不伸眉。 生前适意无过酒,身后遗言只要诗。 三日笑谈成理命,一篇投吊尚应知。 |
| 何待台倾曲沼平,昨朝户牖上丹青。 寒花自拆侍中圃。 劫火犹存太祝厅。 托绍遗言那忍负,哭怜哀挽不堪听。 空令雪鬓龙钟叟,秉笔来书宰上铭。 |
| 未尝无果菜,何至取吴中。 祭我必土产,遗言敢不共。 |
| 此邦非吾土,寄迹聊在兹。 旅食何所营,亦复假耘耔。 玄冬苦霖潦,良苗奄离披。 至今畎浍间,余波渺相围。 行恐春泽盛,耕垦失其时。 共虞斯人难,岂独念吾私。 先师有遗言,耕也有时饥。 且当竭所务,天道非我知。 ¤ |
| 自古高人远市廛。 超然离俗表,隐林泉。 曾闻宣圣有遗言。 仁智者,山水窟中安。 无事恼心间。 猿鹤为朋友,养成丹。 白云深处乐幽闲。 明月下,一曲小重山。 |
| 好鸟不鸣旦,好水不出山。 入冥而止坎,古亦有遗言。 所以彭泽翁,折腰愧当年。 不有酣中趣,高风竟谁传。 ¤ |
| 甲族传仙李,遗言在濯龙。 后宫皆率职,外戚早辞封。 彤管流阴教,金根盛国容。 真游一何遽,罢望九疑峰。 |
| 赞贞怀武鸷,转斗历炎凉。 诚感泉源异,兵严士庶康。 临危见忠愤,对敌擅威强。 终始心无改,遗言更可伤。 |
| 渠观英游转首空,玄都蔡麦几春风。 米郎笔绝九霄上,子骏星移五管东。 雅拜从渠投石友,遗言以子为山公。 定应去判芙蓉馆,不堕蛮云蜑雨中。 |
| 宸游方扈從,移疾废枢机。 步辇亲临问,肩舆遽告归。 忽闻号左毂,旋见泣中闱。 城郢遗言切,忠魂定有依。 |
| 鸟啼花落暮春天,一遇斯晨一泫然。 旧业岂无书可读,遗言犹有石堪传。 孝思不碍飞遐想,忠愤何由竭报缘。 庙社已同缨绂尽,尊尧千古忆陈编。 |
| 富贵常求系日绳,厄穷却羡弃家僧。 强颜始觉贫为害,对镜方嗟老可憎。 出户风霜欺短褐,读书父子共昏灯。 圣师梦奠二千载,一卷遗言终可凭。 |
| 汲井漱寒齿,清心拂尘服。 闲持贝叶书,步出东斋读。 真源了无取,妄迹世所逐。 遗言冀可冥,缮性何由熟。 道人庭宇静,苔色连深竹。 日出雾露馀,青松如膏沐。 澹然离言说,悟悦心自足。 |
| 忆昔端平典册新,三麻九制笔如神。 内庭唤作真学士,晚辈推为老舍人。 垂死遗言尤苦口,平生谏疏最婴鳞。 建功不作于潜死,谁为君王说厚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