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株金染密,数亩碧鲜疏。 避暑临溪坐,何妨直钓鱼。 斑多筒簟冷,发少角冠清。 避暑长林下,寒蝉又有声。 |
| 当暑忆归林,陶家借柳阴。 蝉从初伏噪,客向晚凉吟。 白日欺玄鬓,沧江负素心。 神仙倘有术,引我出幽岑。 |
| 雾袖烟裾云母冠,碧花瑶簟井冰寒。 焚香欲降三青鸟,静拂桐阴上玉坛。 |
| 赤日黄埃满世间,松声入耳即心闲。 愿寻五百仙人去,一世清凉住雪山。 |
| 行乐江郊外,追凉山寺中。 静阴生晚绿,寂虑延清风。 运塞地维窄,气苏天宇空。 何人识幽抱,目送冥冥鸿。 |
| 定里无烦热,吟中达性情。 入林逢客话,上塔接僧行。 八水皆知味,诸翁尽得名。 常论冰井近,莫便厌浮生。 |
| 池岛清阴里,无人泛酒船。 山蜩金奏响,荷露水精圆。 静胜朝还暮,幽观白已玄。 家林正如此,何事赋归田。 |
| 木槿花开畏日长,时摇轻扇倚绳床。 初晴草蔓缘新笋,频雨苔衣染旧墙。 十旬河朔应虚醉,八柱天台好纳凉。 无事始然知静胜,深垂纱帐咏沧浪。 |
| 冰肌玉骨清无汗,水殿风来暗香暖。 帘开明月独窥人,欹枕钗横云鬓乱。 起来琼户寂无声,时见疏星渡河汉。 屈指西风几时来,只恐流年暗中换。 |
| 六月滩声如猛雨,香山楼北畅师房。 夜深起凭栏杆立,满耳潺湲满面凉。 纱巾草履竹疏衣,晚下香山蹋翠微。 一路凉风十八里,卧乘篮舆睡中归。 |
| 千竿竹翠数莲红,水阁虚凉玉簟空。 琥珀盏红疑漏酒,水晶帘莹更通风。 赐冰满碗沉朱实,法馔盈盘覆碧笼。 尽日逍遥避烦暑,再三珍重主人翁。 |
| 旱久炎气盛,中人若燔烧。 清风隐何处,草树不动摇。 何以避暑气,无如出尘嚣。 行行都门外,佛阁正岧峣。 清凉近高生,烦热委静销。 开襟当轩坐,意泰神飘飘。 回看归路傍,禾黍尽枯焦。 独善诚有计,将何救旱苗。 |
| 相访多冲雨,由来德有邻。 卷帘繁暑退,湿树一蝉新。 道在谁为主,吾衰自有因。 只应江海上,还作狎鸥人。 |
| 追凉寻宝刹,畏日望璇题。 卧草同鸳侣,临池似虎溪。 树闲人迹外,山晚鸟行西。 若问无心法,莲花隔淤泥。 |
| 侯门大道傍,蝉噪树苍苍。 开锁洞门远,下帘宾馆凉。 栏围红药盛,架引绿萝长。 永日一欹枕,故山云水乡。 |
| 郁郁复郁郁,伏热何时毕。 行入七叶堂,烦暑随步失。 檐雨稍霏微,窗风正萧瑟。 清宵一觉睡,可以销百疾。 |
| 古松凌巨塔,修竹映空廊。 竟日闻虚籁,深山只此凉。 僧真生我静,水淡发茶香。 坐久东楼望,钟声振夕阳。 |
| 何处堪避暑,林间背日楼。 何处好追凉,池上随风舟。 日高饥始食,食竟饱还游。 游罢睡一觉,觉来茶一瓯。 眼明见青山,耳醒闻碧流。 脱袜闲濯足,解巾快搔头。 如此来几时,已过六七秋。 从心至百骸,无一不自由。 拙退是其分,荣耀非所求。 虽被世间笑,终无身外忧。 此语君莫怪,静思吾亦愁。 如何三伏月,杨尹谪虔州。 |
| 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 未及施政教,所忧变炎凉。 公门日多暇,是月农稍忙。 高居念田里,苦热安可当。 亭午息群物,独游爱方塘。 门闭阴寂寂,城高树苍苍。 绿筠尚含粉,圆荷始散芳。 于焉洒烦抱,可以对华觞。 |
| 侯家大道傍,蝉噪树苍苍。 开锁洞门远,卷帘官舍凉。 栏围红药盛,架引绿萝长。 永日一欹枕,故山云水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