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避暑入林扃,同僧坐竹亭。 鸟飞晴地影,龙挂雨天形。 扫叶铺椰簟,临流注石瓶。 更无尘迹到,日落梦初醒。 |
| 怕碍清风入,丁宁莫下帘。 地皆宜避暑,人自要趋炎。 竹色水千顷,松声风四檐。 此中有幽致,多取未伤廉。 |
| 相邀避暑到慈云,细听诸君讲见闻。 六月美宣歌北伐,五弦思舜奏南薰。 不忧冷澹无欢伯,自致清凉有此君。 想像当时河朔饮,樽前不用着红裙。 |
| 茂林深处散清凉,石罅泉声引兴长。 高挂角巾舒啸傲,炎飚那得到山庄。 |
| 新花犹未出圆荷,月射风翻卷翠波。 对酒强须通夕醉,暑天清景此为多。 |
| 寰区皆是火,何地避炎官。 散发松阴下,挂巾石壁间。 诗题疏竹润,酒入碧筒寒。 不必频挥羽,清风无汗颜。 |
| 炎赫无逃处,如何得雨来。 云生应有望,风卷又还开。 携簟寻池阁,倾醪注晚杯。 堆盘粲红颗,味不减棱梅。 |
| 古寺无风地亦凉,人家难得此修廊。 老僧贪说葛藤话,不觉山童上晚香。 |
| 日火烧空海欲乾,莲宫深处书生寒。 佛家一片清凉景,借与诗人尽日看。 |
| 避暑来高寺,终朝脱帽翁。 四檐青嶂下,一枕绿阴中。 云意看无尽,禽声听不同。 楼台城市有,何地觅凉风。 |
| 避暑入古寺,暂尔遣骚屑。 心静凉於秋,倏然适清悦。 彼哉谁氏子,对弈气争杰。 惜其二低手,彼此蔑奇着。 帝观发冷笑,连呼错错错。 救之不可及,流视入寥廓。 |
| 行道遭三伏,流年当百殃。 舌乾元少味,体倦不安床。 逃暑少宽舍,沃焦无冷浆。 时依乔木下,俄顷得微凉。 |
| 香荷疑散麝,风铎似调琴。 不觉清凉晚,归人满柳阴。 |
| 松冈避暑。 茅檐避雨。 闲去闲来几度。 醉扶孤石看飞泉,又却是、前回醒处。 东家取妇。 西家归女。 灯火门前笑语。 酿成千顷稻花香,夜夜费、一天风露。 |
| 荷气竹风宜永日,冰壶凉簟不能回。 题诗未有惊人句,会唤谪仙苏二来。 |
| 伏日当饮酒,南城会群贤。 开樽荫碧树,移席临清泉。 浩意脱尘土,高怀錾云烟。 早归休信俗,须待月娟娟。 |
| 偏屋支岩稳,斜廓引路通。 虚明疑贮月,凄冷自迎风。 六月尤宜此,红尘不到中。 洒然无热恼,坐我广寒宫。 |
| 冷澈鸡苏水,疏凉蝉翼绡。 山林等袢燠,江浙剧枯焦。 荫暍恫生聚,吁雩诉泬寥。 乾坤棋斗劫,终局算亏饶。 |
| 夭矫柏如龙,清幽閟一宫。 庭无御史雨,门有大王风。 今日名天下,群公坐此中。 阿戎相就语,历历见元丰。 |
| 柴门鲜人事,氛垢颇相忘。 爱彼林间静,复兹池上凉。 托心时散帙,迟客复携觞。 况有陶篱趣,归禽语夕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