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德齿周元老,风流汉二疏。 千锺儿辈事,三径野人居。 独行他年传,生涯几卷书。 东山终不起,天意竟何如。 |
| 天定何能待,西风杳去槎。 斯人嗟已矣,吾道信非耶。 石泐名犹在,江空恨更赊。 濂溪应配食,杯水荐寒花。 |
| 皓首潘郎少似君,一麾新得浙江濆。 神仙窟宅金华近,吴越封疆宝婺分。 沈约瘦来题八咏,张颠醉后扫千文。 才高政美应无事,莫厌双溪卧白云。 |
| 朝下抱馀素,地高心本闲。 如何趋府客,罢秩见秋山。 疏树共寒意,游禽同暮还。 因君悟清景,西望一开颜。 |
| 衔命出尚书,新恩换使车。 汉庭无右者,梁苑重归欤。 又食建业水,曾依京口居。 共经何限事,宾主两如初。 |
| 不见僧中旧,仍逢雨后春。 惜花将爱寺,俱是白头人。 |
| 出驯桑雉入朝簪,箫洒清名映士林。 近日篇章欺白雪,早年词赋得黄金。 桂堂纵道探龙颔,兰省何曾驻鹤心。 离乱事多人不会,酒浓花暖且闲吟。 |
| 一门孝友古难为,坚苦端凝更自持。 如此典型今代少,粹然言论满朝推。 若人已矣嗟何及,魂气信乎无不之。 楚水芗溪生死地,英灵上诉九原知。 |
| 萧洒桐庐守,沧洲寄一廛。 山光隔钓岸,江气杂炊烟。 藜杖听鸣橹,篮舆看种田。 明时须共理,此兴在他年。 |
| 志业过玄晏,词华似祢衡。 多才非福禄,薄命是聪明。 不得人间寿,还留身后名。 涉江文一首,便可敌公卿。 [持正奇文甚多,涉江一章尤著。 ] |
| 珠履风流忆富春,三千鹓鹭让精神。 诗工凿破清求妙,道论研通白见真。 四座共推操檄健,一家谁信买书贫。 别来乡国魂应断,剑阁东西尽战尘。 |
| 政术自学术,本来同一机。 后生溺华采,用世理或违。 恭惟自孔氏,六籍探险指归。 心清事自简,吏瘠民则肥。 |
| 袭庆名臣胄,栖身世隐堂。 忧时多鲠论,疾恶见刚肠。 仿佛商楹奠,凄凉汉署香。 老成无复见,雨泣路人伤。 |
| 三春彭兮,和气弸兮。 季于孟仲,和之英兮。 至英收凝,天相丕乎。 公生裕裕,集春之成。 |
| 三春弸兮,中气彭兮。 季于孟仲,和之精兮。 至精收蒸,天相大明。 公生京京,集春之成。 |
| 玉翰飞出汉江东,蜀道三年兴已穷。 城郭宛然人未老,笑谈终昌座生风。 汴云归去觚棱近,珠佩收来汉月空。 衰草寒苕更惆怅,乱鸦无数失征鸿。 |
| 今朝血泪问苍苍,不分先悲旅馆丧。 人送剑来归陇上,雁飞书去叫衡阳。 还家路远儿童小,埋玉泉深昼夜长。 望尽素车秋草外,欲将身赎返魂香。 |
| 幕下留连两月强,炉边侍史旧焚香。 不关雨露偏垂意,自是鸳鸾合著行。 三署履声通建礼,九霄星彩映明光。 少瑜镂管丘迟锦,从此西垣使凤凰。 |
| 昔解陈仓印,於今二十秋。 双凫久东上,五马重西沲。 饶骑行关外,壶浆拥道周。 民心已化服,条教不更修。 |
| 仙步徐徐整羽衣,小仪澄澹转中仪。 桦飘红烬趋朝路,兰纵清香宿省时。 彩笔烟霞供不足,纶闱鸾凤讶来迟。 自怜孤宦谁相念,祷祝空吟一首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