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江边微雨柳条新,握节含香二使臣。 两绶对悬云梦日,方舟齐泛洞庭春。 今朝草木逢新律,昨日山川满战尘。 同是多情怀古客,不妨为赋吊灵均。 |
| 碧瓦朱门将相居,见嵩临洛百家无。 登高此地还能赋,会老他年定入图。 花发四时排步障,鸟鸣终日劝提壶。 何人遇赏偏留赏,逸士清风激鄙夫。 |
| 桂水净和天,南归似谪仙。 系绦轻象笏,买布接蛮船。 海气蒸鼙软,江风激箭偏。 罢郎吟乱里,帝远岂知贤。 |
| 雪深扬子岸,看柳尽成梅。 山色潜知近,潮声只听来。 夜禽惊晓散,春物受寒催。 粉署生新兴,瑶华寄上才。 |
| 水驿风烟暝,江郊茅苇秋。 不头穷易老,自是客多愁。 自倚连城价,终艰一饱谋。 向非天下士,强项敢轻投。 |
| 新诗老去合名家,犹喜春风在鬓华。 恨彻斯文无雪处,竟将好语向谁夸。 自知人物随时尽,独倚栏干到日斜。 问讯故人今健否,东篱明日又黄花。 |
| 尝闻黟县似桃源,况是优游冠玳筵。 遗爱非遥应卧理,祖风犹在好寻仙。 朝衣旧识熏香史,禄米初营种秫田。 大抵宦游须自适,莫辞离别二三年。 |
| 中朝品秩重文章,双笔依前赐望郎。 五夜星辰归帝座,半年樽俎奉梁王。 南都水暖莲分影,北极天寒雁著行。 不必恋恩多感激,过淮应合见徵黄。 |
| 魏公德业冠当年,汝守威名竦汉边。 将相传家俱未远,子孙到处各推贤。 风流最喜君真似,符竹连分政得专。 岘首重寻碑堕泪,习池还指客横鞭。 逃亡已觉依刘表,寒俊应须礼浩然。 当有郡人知古意,栏街齐唱接篱篇。 |
| 胸襟洒落一尘无,晚岁归来足自娱。 去国何须怀北地,卜居且喜面东湖。 夕阳影里山相映,古木阴中鸟自呼。 正好凭栏吟复醉,胡为止酒太拘拘。 |
| 前朝使节拥朱轩,乃是君家小状元。 不独官资如令祖,更将学术付贤孙。 上供旋捣新禾米,行部时惊旧水痕。 游遍天台便归好,乔松翠竹满青门。 |
| 仪图登俊烦玉音,何人望倾英俊林。 比喜诸公挽此杰,正复宝鼎荐汾阴。 楚珩赵璧希代宝,丹地紫阁五云深。 论思调虞要无迹,安用夫人知格心。 |
| 四檐残溜杂风铃,长夜遥空候启明。 绿鬓望郎犹不寐,白头遗老得无情。 几时画角吹愁彻,何处黄粱做梦成。 一笑诗来扶杖起,满湖烟霁晓寒轻。 |
| 炼就灵丹岁月赊,药炉丹灶旋成洼。 庭空响落山松子,路远香迷野草花。 旧事谁能问水,神仙今已在东华。 田翁犹酹先生酒,乱纸飞钱噪暮鸦。 |
| 闻道将军轻壮图,螺江城下委犀渠。 旌旗零落沉荒服,簪履萧条返故居。 皓首应全苏武节,故人谁得李陵书。 自怜放逐无长策,空使卢谌泪满裾。 |
| 一束衣冠四十春,公今收得自由身。 朱颜出仕看同辈,白发归荣有几人。 何处觅金分素里,只闻行路羡清尘。 扁舟急解随河缆,犹恐京埃污葛巾。 |
| 饶鼓鸣船送出都,中间不奉一行书。 荷公恩礼无时薄,接物襟怀似旧虚。 久别近参元帅幕,相逢屡枉使君车。 诗筒自附西为驿,那要烟波双鲤鱼。 |
| 公将民欲达天心,瑞雪如期白昼阴。 皓色恍疑霄宇接,浓寒都为岁华深。 辞妍席右人雄赡,兴尽溪边客访寻。 铃阁唱高宜和寡,不才刚缀郢中吟。 |
| 人人垂首相公前,独子低眉古简编。 江上新吟何慷慨,世间旧恨细穷研。 故知小子能封国,亦信长人解说天。 寄墨虞卿著书喜,不教茶到恐妨眠。 |
| 何幸含香奉至尊,多惭未报主人恩。 草木尽能酬雨露,荣枯安敢问乾坤。 仙郎有意怜同舍,丞相无私断扫门。 扬子解嘲徒自遣,冯唐已老复何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