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郡守轻诗客,乡人薄钓翁。 解怜徐处士,唯有李郎中。 |
| 殷勤江郡守,怅望掖垣郎。 惭见新琼什,思归旧草堂。 事随心未得,名与道相妨。 若不休官去,人间到老忙。 |
| 祗隈蒲褥岸乌纱,味道澄怀景便斜。 红印寄泉惭郡守,青筐与笋愧僧家。 茗炉尽日烧松子,书案经时剥瓦花。 园吏暂栖君莫笑,不妨犹更著南华。 一室无喧事事幽,还如贞白在高楼。 天台画得千回看,湖目芳来百度游。 无限世机吟处息,几多身计钓前休。 他年谒帝言何事,请赠刘伶作醉侯。 |
| ...尊显之。 布告天下,使明知朕意。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,相国酂侯下诸侯王,御史中执法下郡守,其有意称明德者,必身劝,为之驾,遣诣相国府,署行义年,有而弗言,觉免。 年老癃病,勿遣。 |
| ...而持危,在天下大势。 拨乱而存亡,在国家大计。 一司一事间,未足系兴替。 马援为郡守,尚不屑烦细。 以大姓黠羌,不容有违戾。 况为公与卿,不思大经济。 今大姓黠羌,几倍过汉世。 中有根木存,犹在加护卫。 大都如弈棋,败局如已逝。 如有一胜着,败乃以胜继。 巽当知衡权,是乃德之制。 果哉末之难,圆神妙龟筮。 原言其吉凶,大辟... |
| ... 吾君有诏抑祥瑞,异兽珍禽不为贵。 瑞莲无路达冕旒,也随众卉老池头。 吏民归美贺郡守,敢贪天功为己有。 古来善政数杜诗,桑无附枝麦两歧。 瑞莲信美产兹土,起予谩作闲歌辞。 年年更愿再熟稻,佁箱免使吾民饥 |
| ...志益厉,秋霜落春荣。 澹然养浩气,脱屣遗齐卿。 百链竟不变,三折终未鸣。 区区两郡守,籍籍四海声。 年来效暗默,世事慵讥评。 不见室家好,恍如揖重城。 别离长尘垢,岁月何峥嵘。 彭门偶会合,白发互相惊。 |
| ...公高备拾遗,蘧伯玉为太傅,博士则以颜闵,执金吾以季路,卫尉以卞严子,光禄以仲山甫,郡守以子产,詹事以孔父,史鱼司直,申伯为御,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,则唐虞之隆,成康之际,陈功比德,自无以喻。 武帝为之大笑,盖甚言其难遇也。 今视元佑之时,彼固何足慕哉。 群贤拔茅,大奸脱距。 如確如惠,必斥必去。 师保万民,维 |
| ...,踯躅讵敢前。 须臾自轻举,飘若风中烟。 茫茫八纮大,影响无由缘。 里胥上其事,郡守惊且叹。 驱车领官吏,氓俗争相先。 入门无所见,冠履同蜕蝉。 皆云神仙事,灼灼信可传。 余闻古夏后,象物知神奸。 山林民可入,魍魉莫逢旃。 逶迤不 |
| ...,东生定西坠。 终古大明照,不照此丑类。 送死须臾尔,清宁一天地。 公在谁相知,郡守股肱寄。 公去谁相思,邦民共相企。 |
| 久免台阶重,频迁郡守优。 朱轮真冒宠,白发自惊秋。 事往情多感,年衰气失遒。 徘徊河里望,凋落汉庭游,俚曲聊成唱,真筌不暇搜。 空思益者友,安议赋家流。 心町都遗跡,辞林幸见庥。 丰谣连井甸,华札满轻邮。 已许琼为报,何妨漆更投。 济川毋谑我,归梦在渔舟。 |
| ...得一饱,万象困嘲弄。 寻花不论命,爱雪长忍冻。 天公非不怜,听饱即喧哄。 君为三郡守,所至满宾従。 江湖常在眼,诗酒事豪纵。 奉使今折磨,清比于陵仲。 永怀茶山下,携妓修春贡。 更忆槛泉亭,插花云髻重。 萧然卧灊麓,愁听春禽哢。 忽见早梅花,不饮但孤讽。 诗成独寄我,字字愈头痛。 嗟君本侍臣,笔橐従上雍。 脱靴吟芍药,给札... |
| ...风杀气同惨烈,崩槎卧木争摧折。 塞草遥飞大漠霜,胡天乱下阴山雪。 偏看能事转新奇,郡守王公同赋诗。 枯藤劲铁愧三舍,骤雨寒 |
| 五年职翰林,四年莅浔阳。 一年巴郡守,半年南宫郎。 二年直纶阁,三年刺史堂。 凡此十五载,有诗千余章。 境兴周万象,土风备四方。 独无洛中作,能不心悢悢。 今为春宫长,始来游此乡。 徘徊伊涧上,睥睨嵩少傍。 遇物辄一咏,一咏倾一觞。 笔下成释憾,卷中同补亡。 往往顾自哂,眼昏须鬓苍。 不知老将至,犹自放诗狂。 |
| ...途须历试。 是用俾吾儿,往当民社寄。 眷言古括州,山水有佳致。 我尚记昔年,尝为郡守贰。 虽无德在人,人亦安平易。 百里闻汝来,想见多忻慰。 要当尽此心,有以塞其意。 诚能使吏民,自此知怀畏。 家家知安居,人人共称治。 纵或罹谤伤,固自有公议。 |
| 试用初如江发源,斯人欠使百其年。 有孙解保书如束,过我不嫌寒乏毡。 郡守旧闻曾奏疏,乡人今日有经筵。 纵云录后有前例,循吏艺文应并编。 |
| ...辉鲜。 蒉之职也在刀匕,亲举罚爵平公筵。 预之闻见合左氏,春秋大法因粲然。 诗为郡守称杜母,南阳之人今尚传。 如晦作相犹民天,忠诚蹇蹇终始全。 能令大君思不已,辍瓜奠祭情拳拳。 子美大雅三千篇,昭昭劝戒日月悬。 其人骨朽邈千祀,至今闻望犹当年。 我宋龙兴抚嘉运,杜家孙子随飞奋。 坤马承乾禁掖清,傅霖苏旱华夷润。 迩来文武百群... |
| 两鬓闲时为国苍,况乘五马小腾骧。 方当赤地頞皆顣,据尔黄堂心独凉。 雷雨影从千里快,犁锄忽起一时忙。 少宽郡守汉丞责,幸不空餐粟一囊。 |
| ...自古。 荷锄散掘谁敢后,得米济饥还小补。 常山山神信英烈,捴驾雷公诃电母。 应怜郡守老且愚,欲把疮痍手摩抚。 山中归时风色变。 中路已觉商羊舞。 夜窗骚骚闹松竹,朝 |
| “郡守苏轼、山人张天骥、诗僧道潜月中游”题名十六字,在徐州百步洪岸石,石半入水,水落辄隐隐见沙沫间,篙师渔人不能识,而崖石险绝,又非士大夫所暇寻阅者,故于世无传焉。 成化壬辰,予过徐,放舟洪下,畏险岸行,偶见此字,尝为诗纪之。 又八年庚子,予与洗马罗君明仲校文南畿归,工部主事尹廷用实理洪事,邀坐苏墨亭,则此石已为君所伐致,置之亭壁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