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文藻三闾并,幽怀《九辩》知。 云为巫峡赋,雪作郢中词。 茅屋还遗址,兰台异昔时。 鸿裁谁猎艳,空自拾江蓠。 |
| 青郊鸣锦雉,绿水漾金鳞。 安得郢中客,共歌台上春。 |
| 古郢云开白雪楼,汉江还绕石城流。 何人知道寥天月,曾向朱门送莫愁。 |
| 清辞再发郢人家,字字新移锦上花。 能使龙宫买绡女,低回不敢织轻霞。 |
| 风流东晋后,外学入僧家。 独唱郢中雪,还游天际霞。 云村共香饭,水月喻秋花。 景物添新致,前程讵可涯。 |
| 方招东渚魂,又送北阡窆。 交游亦余几,日觉眼中欠。 向来所憎者,一一皆可念。 忧愁鬓先霜,形影吾自厌。 春华已零落,秋木岂阳艳。 绯怀郢人质,徒挂季子剑。 |
| 世路还相见,偏堪泪满衣。 那能郢门别,独向邺城归。 平楚看蓬转,连山望鸟飞。 苍苍岁阴暮,况复惜驰晖。 |
| 古郢繁华得少留,披云更喜识贤侯。 径容拱挹侍谭笑,怪底咄嗟成献酬。 罗绮香中偷醉眼,蕙兰丛里掉吟头。 何如白玉堂中客,试问樽前小莫愁。 |
| 柳絮随风散漫飞。 檐冰成柱粟生肌。 力排寒气赖金卮。 赋丽谁为梁苑客,调高难和郢中词。 且烦呵笔写乌丝。 |
| 哀郢那能拾穗歌,卧陶谁复杖藜过。 白头老我已如此,青眼看君余几何。 风雨夜吟蛩满砌,云山寒影雁横坡。 暮年亲友临分苦,小酌村醪借脸酡。 |
| 东吴有赋客,愿识阳台仙。 彩毫飞白云,不减郢中篇。 楚水五月浪,轻舟入暮烟。 巫云多感梦,桂楫早回旋。 |
| 美人废琴瑟,不是无巧弹。 闻君郢中唱,始觉知音难。 惊蓬无还根,驰水多分澜。 倦客厌出门,疲马思解鞍。 何以写此心,赠君握中丹。 |
| 白雪郢中少,青蝇楚国多。 知音自古尔,谗口奈渠何。 皎皎宁遭污,冥冥岂畏罗。 秋风下庭叶,乃见贯时柯。 |
| 纵调为野吟,徐徐下云磴。 因知负樵乐,不减援琴兴。 出林方自转,隔水犹相应。 但取天壤情,何求郢人称。 |
| 楚郢繁雄亚上都,莫愁风韵未应殊。 小园依旧深红色,曾辱遨头载酒无。 |
| 东西两寺今为一,有客登临见断碑。 剩水残山王霸业,苦风骏雨鬼仙诗。 楼台半落长州苑,箫鼓时来短簿祠。 盘郢鱼肠何处是,辘轳千尺响空池。 |
| 头白初行郢水边,故城千载尚依然。 岂无戌卒持钲鼓,应有居人沸管弦。 今日桑麻成沃野,几家茅竹散平川。 停车欲问当时事,红日翩翩下翠烟。 |
| 千万乘骢沈司户,不须惆怅郢中游。 几年白雪无人唱,今日唯君上雪楼。 |
| 日出东郊郢路分,斑骓嘶断怅离群。 汉庭习蕝仙曹远,楚驿攀梅使绶薰。 蚁酎百壶凝桂溢,鹄歌三阙转珠闻。 登临如赋兰台事,十二峰前尽有云。 |
| 近闻韦氏妹,迎在汉钟离。 郎伯殊方镇,京华旧国移。 春城回北斗,郢树发南枝。 不见朝正使,啼痕满面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