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愤寄所宣,四方服勇决。 壮士敛精魂,里巷犹呜咽。 |
乃知贫贱别更苦,况我飘转无定所。 心怀百忧复千虑,世人那得知其故。 娇儿不离膝,哀哉两决绝。 也复可怜人,里巷尽呜咽。 断肠分手各风烟,中间消息两茫然。 自断此生休问天,看射猛虎终残年。 |
谁道田家不读收,一门孝行与人殊。 直将自己通天地,岂是无心惜体肤。 人愿生儿皆似此,神如佑善肯忘吾。 勉哉一念勤推广,已辨嘉名里巷呼。 |
商颜重命伊川叟,时事知非入洛人。 连野碧流通御苑,满阶秋草过天津。 每惭清秩容衰齿,犹有华簪寄病身。 驱马独归寻里巷,日斜行处旧红尘。 |
居连里巷室连甍,多谢能空凿壁生。 幸有余光子何损,岂无邻好我先倾。 已知涉世蘧蘧梦,但欲求田俋俋耕。 贫病久甘从弃置,宁堪更类汝南评。 |
里巷传呼府座来,柴门草户亦荣哉。 相忘金鲫忽然跃,惯见白鸥浑不猜。 墨客堵墙观落笔,花神步水出行杯。 定知入奉吾丘计,万一君王访草莱。 |
江湖尝佩左符归,一卧漳滨素愿违。 平日华旌过里巷,此时丹旐下岩扉。 群峰拱揖开新穴,万木森罗条旧围。 伫看于门驱驷马,想应丘陇亦光辉。 |
泮水生芹藻,干旄在浚城。 桑鸮同变响,苹鹿共和鸣。 秋晚槐先堕,霜多桂向荣。 清尊助劝驾,急管发欢声。 勇锐青衿士,淹通白发生。 芬芳杂兰菊,变化等鹍鲸。 去日衣冠盛,归时里巷惊。 坐中词赋客,愧尔一经明。 |
里巷浮沉适自由,江城久住似菟裘。 广文活计贫无那,好客情怀挽不留。 满院竹风吹酒面,两株榴火发诗愁。 料应此外无佳致,人物相看总上游。 |
华林书院集群英,讲育兴来里巷荣。 宾友尽为文苑客,子孙多是帝门生。 九重下诏亲旌义,四相留诗自著名。 致使举家在霄汉,更将忠孝答皇朝。 |
华林家声世不渝,云仍次第秉鱼须。 乌衣门大容高盖,蝌蚪书多聚硕儒。 里巷当今为甲族,风烟从古是仙都。 岂惟一榻留徐孺,食客三千兼鱠鲈。 |
蚤日称雄翰墨林,暮年里巷且浮沉。 诸公自负遗贤愧,此士元无谤国心。 子佩子衿输少俊,某丘某水拣幽深。 明时莫作逃尧计,忽有弓旌底处寻。 |
桃李清明旧著地行,门旌高映诜堂。 乌衣里巷钦风化,曲水杯盘乐羽觞。 客馆早邻徐孺宅,仙居今似武夷乡。 家声传得缃缣事,后裔扬名道更光。 |
气质推浑厚,言谈见切磋。 过从方里巷,挽送忽山阿。 吉士今如此,高穹定若何。 交游虽不乏,耆旧已无多。 |
班行想望岁空多,知有龙门未敢过。 和近圣人师展季,勇为君子盗荆轲。 三刀旧协庭闱梦,五腨今传里巷歌。 复道谏书尝满箧,不唯诗句似阴何。 |
睦族衣无主,传家鼎有铭。 沙堤连里巷,玉树接阶庭。 北海樽常满,西山药不灵。 肯堂归棣萼,含笑入泉扃。 |
经过里巷春,同是谢家邻。 顾我觉衰早,荷君留醉频。 松高犹覆草,鹤起暂萦尘。 始悟达人志,患名非患贫。 |
一区扬子宅,中有读书堂。 早觉儒风好,兼看野趣长。 籓篱带花竹,里巷接农桑。 安得茅三架,为邻住汝傍。 |
高人不解作生涯,唯有中堂书五车。 竹简多于孔氏壁,牙签新似邺侯家。 田园岂是子孙计,青紫今为里巷夸。 富贵早知皆有命,君应未厌十年赊。 |
陟屺今将老,扶床昔未行。 旨甘无所展,朱紫不为荣。 里巷传呼入,比邻失涕惊。 方知贯金石,何以易精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