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烈祖谋诒燕,冲人命绍龟。 禁严瞻复古,缔创想当时。 凤纪因多历,翚飞欲寝隳。 端居常念此,凉德恐羞之。 勉辑炎兴业,新还舜禹规。 栋骧非玉镇,朴斲仅涂茨。 咫尺羹墙见,延洪典则贻。 缅怀光宅旧,俨若焕章垂。 圣志惟先定,鸿名寓有为。 风烟沈庙算,天日俯畴咨。 屏翰环方召,言谟富禹夔。 權纲归总揽,制度永维持。 养士翔鸳鹭,... |
| 阊阖重新紫极熙,姬姜再御宝軿移。 慈颜既近趋承易,圣体犹冲保护宜。 鸟换歌筵前日曲,花繁辇路旧时枝。 一人奉养兼天下,大孝鸿名万古垂。 |
| 兹城实佳丽,上与浮云齐。 加望川之阴,津途去不迷。 一旦起楼高百尺,城高跨楼满金碧。 朱门峨临九衢,一片彩霞迎晓日。 好奇赏俊实难逢,看此宁避雨与风。 仍夸县尹风骚客,与人一心成大功。 应喜中原正无事,出为苍生作仙吏。 大贤为政即多闻,不独文章推国器。 立驱巘崿压波澜,千古烟霞一望间。 江上晚来堪画处,丹青画出是君山。 况乃... |
| 阙塞龙门口,祗园鹫岭头。 曾随减劫坏,今遇胜缘修。 再莹新金刹,重装旧石楼。 病僧皆引起,忙客亦淹留。 四望穷沙界,孤标出赡州。 地图铺洛邑,天柱倚崧丘。 两面苍苍岸,中心瑟瑟流。 波翻八滩雪,堰护一潭油。 台殿朝弥丽,房廊夜更幽。 千花高下塔,一叶往来舟。 岫合云初吐,林开雾半收。 静闻樵子语,远听棹郎讴。 官散殊无事,... |
| 昔游临浦春正浓,小江萦委如无穷。 花浮千林锦绣幄,舟扬万顷玻璃风。 西施故乡擅佳丽,会稽秀气藏华稼。 是时山晴见真色,落日西南千万峰。 今情不尽古情在,恨迭晚妆眉晕重。 恨应但知倾国貌,无人能说亡吴功。 倘非绝态动君意,姑苏台上犹歌钟。 成功未甘归范蠡,素衣故国宁相从。 文公之孙重端世,衮衣门户推八龙。 官闲援毫来吊古,溪山... |
| 祠宇重修复旧观,喜知家世未灰寒。 只今陛下如仁祖,安得先生作谏官。 |
| 道德文章一世师,只伤学术欠通时。 不思翻动熙宁祸,却欲重修作福基。 |
| 山水谁无言,元年有福重修。 |
| 重修礼乐佐文明,乐善终能保令名。 两汉贤王谁与并,河间以后便东平。 |
| 竹色松阴翠浪浮,春风吹落涧声幽。 古亭当路空凉透,溪水循盘散漫流。 茧纸叙诗年几换,羽觞传酒禊重修。 晴岚四掩鸣琴杳,如在稽山道上游。 |
| 细注归田录,重修种树书。 自知身是客,不叹食无鱼。 石屋春云重,紫床夜月虚。 萧条空四壁,谁问马相如? |
| 辞秩入匡庐,重修靖节居。 免遭黑绶束,不与白云疏。 送吏各献酒,群儿自担书。 到时看瀑布,为我谢清虚。 |
| 寿溪百里荐寒流,来护杨君少尹丘。 三复先公当日翰,重修处士旧时楼。 高山不减八千仞,往事空馀五十秋。 辟作小斋教子侄,好将万卷著双眸。 |
| 人到中年万事慵,我今况是六旬翁。 归心已薄西湖水,余力重修古泮宫。 官里简书尤可畏,案头笔砚岂无功。 迩来士习殊轻陗,愿与醇儒振义风。 |
| 槐影参差覆杏坛,儒门子弟尽高官。 却教酒户重修庙,觅我惭惶也不难。 |
| 呼僮晓拂鞍,归上大茅端。 薄俸虽休入,明霞自足餐。 暗霜松粒赤,疏雨草堂寒。 又凿中峰石,重修醮月坛。 |
| 古来佳节是中秋,今比重阳许燕游。 已觉冰轮无限好,不须玉斧更重修。 三飞惊鹊纷无定,一点闲云净不留。 况有阿连同彩戏,何妨呼酒互相酬。 |
| 北游汗漫遗玄珠,烟愁雾泣啼芙蕖。 兴来便脱上方屐,归去重修繁露书。 一梦百年依幻宅,五湖千里御风舆。 家山芋栗应常熟,坐看朝三戏众狙。 |
| 师来一世恣经行,却泛沧波问去程。 心静已能防渴鹿,鼙喧时为骇长鲸。 禅林几结金桃重,梵室重修铁瓦轻。 料得还乡无别利,只应先见日华生。 |
| 载籍重修旧额存,从今便可养胚腪。 只愁均赋无良未能,巨室逃杨复放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