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帝乙何年骑玉龙。 武夷仙伯笑相从。 长庚瑞应游仙梦,碧藕花开解愠风。 歌既醉,乐元丰。 明良相悦寿无穷。 野人更有深深祝,笑指三台十八公。 |
| 三河野人,两浙社宾。 湛存该理智,妙触出根尘。 乌藤行脚丛林事,鈯斧住山云水身。 |
| 隋朝旧寺楚江头,深谢师僧引客游。 空赏野花无过夜,若看琪树即须秋。 红珠落地求谁与,青角垂阶自不收。 愿乞野人三两粒,归家将助小庭幽。 |
| 终南重到已春回,山木缘崖绿似苔。 谷鸟鸣呼嘲独往,野人笑语记曾来。 定邀道士弹鸣鹿,谁与溪堂共酒杯。 应有新诗还寄我,与君和取当游陪。 |
| 独鹤声哀羽摧折,沙头一点留残雪。 三山侣伴能远翔,五里裴回忍为别。 惊群各畏野人机,谁肯相将霞水飞。 不及川凫长比翼,随波双泛复双归。 碧海沧江深且广,目尽天倪安得住。 云山隔路不隔心,宛颈和鸣长在想。 何时白雾卷青天,接影追飞太液前。 |
| 黄芽于宝莫轻论,白雪通玄敢谩言。 不是野人藏秘诀,大都仙药俗难吞。 浮沉卯酉玄分路,变化龟蛇别有门。 万万学徒无一二,浪称道友满乾坤。 |
| 山菜寻常见眼明,使君偏赐况新生。 野人屈指皆知性,老圃从头不识名。 五鼎减来为异味,一笔添出称闲情。 儿童笑道真嘉馔,诗思因餐觉转清。 |
| 两度为霖六镇临,春残公暇宴棠阴。 周瑜辨乐宁妨醉,裴度谕兵不废吟。 五色诏书丹凤降,十香御酒翠娥斟。 野人每喜陪樽俎,三入唯愁阻访寻。 |
| 孤云秀壁共崔嵬,倚壁看云足懒回。 睡眼剩潮寒绿洗,醉头强为好峰抬。 山僧煮茗留宽坐,寺板题名卜再来。 有愧野人能自在,尘樊束缚久低徊。 |
| 良工刀尺制黄絁,天遣家居乐圣时。 著上朱门应不称,裁成乌帽恰相宜。 客撑小艇招垂钓,僧扫虚窗约对棋。 宝带貂冠虽看好,定知不入野人诗。 |
| 日照孤云作彩霞,帝乡风送去天涯。 野人遥望归何处,万里峨嵋便是家。 |
| 春日春盘荐白鱼,地幽全胜野人居。 诗篇静阅新晴后,茶臼闲敲午梦余。 花落语莺还在树,竹深流水细通渠。 将军莫厌过从数,几日东桥有报书。 |
| 偶携藜杖过桥东,曲港潮流处处通。 溪上闲花多覆水,村前垂柳半含风。 黄昏鸟宿轻烟外,青野人耕细雨中。 莫怪移家来畎亩,欲将遗事学庞公。 ¤ |
| 秋入东山景物奇,花开亦遣野人知。 二难佳句真连璧,顾我深惭嫫与施。 |
| 闻道君侯欲解麾,士农攀卧共依依。 野人恨作滕民晚,州牧能如结辈稀。 虽有荔枝懒包贡,亦无薏苡可囊归。 诸公万一询衰朽,为说羊裘坐钓矶。 |
| 未有林泉分,红尘且强颜。 最怜官舍僻,不羡野人閒。 疏密门前树,高低城上山。 偶逢佳客至,纵步得追攀。 |
| 一廛谁问野人居,三径重迂长者车。 不讶经年忘造请,应怜畏影正逃虚。 举头凫舄双飞去,送目鹏霄万里初。 青琐黄扉对宫烛,相思肯寄一行书。 |
| 啾啾草间雀,日随黄口飞。 争先赴稻粱,宁顾野人机。 便便善柔子,怀利近相依。 但慕春荑好,不见秋霜霏。 驱车逐走鹿,中路忘所归。 岂不爱其躬,天命心与违。 古道今已矣,感寤空涕欷。 |
| 在林非避世,守拙自离群。 弱羽谢风水,穷愁依典坟。 良知不遐弃,新咏独相闻。 能使幽兴苦,坐忘清景曛。 前山带乔木,暮鸟联归云。 向夕野人思,难忘骑省文。 |
| 村沽无复见瑶浆,苦涩酸辛已备尝。 欲洗野人藜苋腹,除非金雁送鹅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