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已将身落耦耕,时於观物悟浮生。 择栖未定鸟离立,避碍已通鱼并行。 野老窥巢占太岁,牧儿敲角报残更。 绝胜倚市看邮置,客至还无菜甲羹。 |
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 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。 老我成惰农,永日付竹床。 衰发短不栉,爱此一雨凉。 庭木集奇声,架藤发幽香。 莺衣湿不去,劝我持一觞。 即今幸无事,际海皆农桑。 野老固不穷,击壤歌虞唐。 |
夜里,折箭传黄旗。 野老心无事,闻之忽皱眉。 |
行行古城头,历览古城下。 水鸟傍人烟,河流隔桑柘。 秋山豁晴翠,野老亲时稼。 民讼今已稀,闲登厌官何。 |
野老悲春事,相如复倦游。 肯来倾浊酒,同与散清愁。 远岸重重柳,晴江处处舟。 飞红残照晚,闲倚水边楼。 |
溪山民物古,政理器能宽。 平易见眉睫,明清生肺肝。 春风帘影暖,霜月研声寒。 野老自相语,元丰崔长官。 |
五月六月雨绵绵,东望黄浦水连天。 小溪漫漫不可渡,高岸兀兀何由全。 家童种荷已穿壁,野老捕鱼还满船。 南邻少妇亦可恶,浊酒盈缸须见钱。 |
天怜野老饥,初不待人祈。 雷与奔腾骤,烟兼映带微。 已拼泥敝屣,更喜滴单衣。 暗想田塍上,禾秋蚱蜢飞。 |
草生弃地没牛深,岂是膏腴亩一金。 野老双蓬俱半脱,尚凭蜗角起争心。 |
久作山林客,虚为野老知。 鹤衣行曳屦,乌帽坐弹棋。 煮茗频烧竹,炊羹旋刈葵。 来朝菊花节,相约过东篱。 ¤ |
无端小草出登坛,壮士徒歌易水寒。 枉把全师轻一掷,遂将宿将尽三韩。 腐儒误国由房琯,野老吞声恨贺兰。 岂是胡人开杀运,只因中国自摧残。 ¤ |
朝见红白花,暮见青葱树。 不愁花落总成泥,但惜人生不如故。 滋兰公子江南客,再拜东皇留不得。 九州尘土浩茫茫,付与杨花作春色。 东溪野老自忘机,坐对落花吟夕晖。 犹闻叶上黄鹂语,不信东家蝴蝶飞。 |
落魄平生误计然,春归无恙杖藜边。 梅花雪坞留残腊,泽国砧声带旧年。 沧海鱼丽空战舰,乌衣燕子过烽烟。 五陵冠佩追趋日,野老如持汉节偏。 |
牢落西南四十秋,萧萧华发已盈头。 乾坤有恨家何在,江汉无情水自流。 长乐宫中云气散,朝元阁上雨声愁。 新蒲细柳年年绿,野老吞声哭未休。 |
即看白雁向南飞,又见黄花落短篱。 河道便风容易上,客程过匣信难期。 新霜飒飒吹杨柳,野老离离和竹枝。 欲饮一樽难强进,且留清兴漫题诗。 |
云卷东皋下,归来省故蹊。 泉移怜石在,林长觉原低。 旧里情难尽,前山赏未迷。 引藤看古木,尝酒咒春鸡。 兴与时髦背,年将野老齐。 才微甘引退,应得遂霞栖。 |
世乱王孙泣路隅,时平野老醉相扶。 种桤正可三年大,爱竹何曾一日无。 细路迢迢上云雨,轻舟渺渺入菰蒲。 暮归剩欲谈幽胜,安得丹青为作图。 |
银潢滚滚碧流长,洗出清秋百种芳。 著蕊半殷生桂子,离群独立有天香。 仙人肃啄遥相过,野老婆娑日在傍。 正喜奇姿媚霜露,不随时世学新妆。 |
瓢笠高悬壁,交游久绝踪。 门生当径草,窗度隔城钟。 野老期看竹,山僧就结冬。 今朝秋气爽,户外数晴峰。 |
翰墨场中浪得名,近来研席愧尘侵。 紫怀心素锋芒健,红束腰身管套深。 珍重故交分数种,胜于野老获千金。 便当拂茧晴窗下,賸写新诗倩鹤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