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乡井何曾念,溪山不肯忘。 百滩春水色,万壑古松香。 云影同归路,钟声出上方。 松萝最深处,闲坐阅流光。 |
| 寂寞南朝寺,徘徊北顾人。 钟声含晓籁,塔相涌仙轮。 弔古千龄恨,观空万法尘。 三车何处在,归鞅欲迷津。 |
| 门泊东吴万里船,乌啼月落水如烟。 寒山寺里钟声早,渔水江风恼客眠。 |
| 钟声南北寺,不道往来遥。 人事因循过,时光荏苒销。 悬灯洒砌雨,上阁绕云雕。 即是洲中柳,嘶蝉急暮条。 |
| 再见祇园树,流光二十年。 依然山水地,况是雪霜天。 阁影移寒日,钟声出暝烟。 粗官苦奔走,一宿亦前缘。 |
| 鸟声报僧眠,钟声报僧起。 静中轻白日,邈视东流水。 风月有逢迎,出门聊徙倚。 传遍南北村,松间横屐齿。 |
| 寒日照流水,晚风吹古树。 遥听暮钟声,依依度江去。 |
| 塔庙新浮水,汀洲旧布金。 聊恁一苇力,与障万波侵。 帆影窥门近,钟声出院深。 夜阑雷破梦,欹枕听潮音。 |
| 一宿金山寺,超然离世群。 僧归夜船月,龙出晓堂云。 树色中流见,钟声两岸闻。 翻思在朝市,终日醉醺醺。 |
| 山林有福足慈云,一耐中閒百废新。 诗榻话香来雅伴,斋钟声好撼禅邻。 红颜药力如平日,青眼梅花又小春。 欲赞法身安稳处,年年松竹长精神。 |
| 五更驱倦仆,发轫古城边。 月色潮初上,钟声人正眠。 自怜筋力在,无补岁时迁。 远愧陶彭泽,归心独浩然。 |
| 故国五千里,孤帆四十程。 客怀偏浩荡,乡梦不分明。 万折河流曲,三更斗柄横。 不眠方宴坐,野寺又钟声。 |
| 地当平旷易为山,故得崔嵬汉沔间。 云雾涌来无下界,楼台浮起在中天。 开窗时见雷霆出,隐几閒看日月还。 更有钟声最堪恨,南风时到八陵边。 |
| 咫尺移文唤即应,此亭便可配韩亭。 溪流横过一湾碧,山色平分两岸青。 落日钟声鸣远树,半空塔影倒寒汀。 云烟满目皆亲种,留与邦人作画屏。 |
| 鸣鸣寒角动城头,吹起千年故国愁。 才见专诸操匕首,旋闻西子载扁舟。 霜寒古寺钟声早,月落南园树影秋。 一笑浮华易盈歇,白云长在水东流。 |
| 步步云梯彻上层,回头自觉欲飞腾。 频来不是尘中客,久住偏宜物外僧。 下寺钟声沈地底,前峰塔影落阶稜。 凭阑未尽吟诗兴,却拟乘间更一登。 |
| 高人今居笔架山,苍烟冥濛常风寒。 西壁千岩青未了,万顷岚光薄清晓。 晓来轩窗敞且明,风棂月牖一壶冰。 鸡声未断钟声起,起饮沆瀣朝紫清。 人间红尘刺人眼,世上蜗蝇徒尔乱。 岂复知此爽气佳,已被高人俱占断。 |
| 晓发龙江第一程,诸公同济似登瀛。 海门日上千峰出,桃叶波平一棹轻。 横锁已沈王濬筏,投鞭难阻谢玄兵。 片时喜得东风便,回首钟声隔凤城。 |
| 旅行宜早发,况复是南归。 月影缘山尽,钟声隔浦微。 星残萤共映,叶落鸟惊飞。 去去渡南渚,村深人出稀。 |
| 心传静夜钟,意在九霄中。 伫听钟声响,为人万劫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