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令节颁龙镜,仙辉下凤台。 含灵万象入,写照百花开。 色与皇明散,光随圣泽来。 妍媸冰鉴里,从此愧非才。 | 
| 手内青蛇凌白日,洞中仙果艳长春。 须知物外烟霞客,不是尘中磨镜人。 | 
| 做修行,细搜刷。 清净家风,便是大乘妙法。 下无为、无作真功,心镜上*抹。 自然明,自然达。 把九玄七祖,尽行救拔。 向蓬瀛、坦荡逍遥,冠裳似菩萨。 | 
| 一室意何有,闲门为我开。 炉香寒自灭,履雪饭初回。 窗迥孤山入,灯残片月来。 禅心方此地,不必访天台。 | 
| 不复青铜照瘁颜,耄荒从谏若移山。 只将女子论贤否,陶母当时亦翦鬟。 | 
| 人言似明月,我道胜明月。 明月非不明,一年十二缺。 岂如玉匣里,如水常澄澈。 月破天暗时,圆明独不歇。 我惭貌丑老,绕鬓斑斑雪。 不如赠少年,回照青丝发。 因君千里去,持此将为别。 | 
| 一夕曾留宿,终南摇落时。 孤灯冈舍掩,残磬雪风吹。 树老因寒折,泉深出井迟。 疏慵岂有事,多失上方期。 | 
| 修行人,先禁眼,见他妇女,不宜顾盼。 牢擒捉、意马心猿,休缓缦缓缦。 我人除,事情简。 清贫柔弱,逍遥散诞。 谨遵依、国法天条,永不 | 
| 陇西公,苦得别。 六月炉头,掉锤打铁。 养浑家、都要清闲,独自受炙*。 火烧疮,汗滴血。 万苦千辛,何时是彻。 马风风、诱引回头,向道 | 
| 杨待韶,塑得好。 弄泥弄水,何曾养浩。 休厮*、休乞诗词,好留心向道。 细研穷,得寻讨。 净里清中,自通玄奥。 气神精、无漏丹成,跨云 | 
| 习气不解老,壮心故嵯峨。 忽与乡曲齿,方惊年许多!有眼不自见,尚谓朱颜酡。 今朝镜中逢,憔悴如枯荷。 形骸即迁变,岁华复蹉跎。 悟此吁已晚,即悟当若何? 乌兔两恶剧,不满一笑呵。 但淬割愁剑,何须挥日戈。 儿童竞佳节,呼唤舞且歌。 我亦兴不浅,健起相婆娑。 | 
| 这程公,顿然悟。 家有六子,六贼之数。 细寻思、总是冤家,便不宜团聚。 弃纱巾,冠戴取。 捉住马猿,易调龙虎。 待一朝、丹药灵灵,跨祥 | 
| 出家儿,贪美膳。 不顾抛撒,掉粉洗面。 吃素签、包子假鼋,甚道家体面。 美口腹,非长便。 粗茶淡饭,且填坑堑。 乐清贫、恬淡优游,别是 | 
| 个青牛,引白犊。 向曹溪深处,往来相逐。 更时时、卧月眠云,疏凡间草木。 餐三阳,投九畜。 子母温柔,免劳看牧。 待一朝、得赴蓬瀛,显 | 
| 修行人,休失错。 仔细寻思,外乐不如内乐。 常清净、自有清欢,本来真踊跃。 无忧愁,无染著。 自在逍遥,气神辉霍。 行功成、显个胎仙, | 
| 薄待诏,能捏塑。 夸妙手奇功,不曾停住。 骋精神、漉水拖泥,为养家之故。 心还省,性还悟。 闲闲供养,本真父母。 净清中、结就神丹,跨 | 
| 李先生,忒执拗。 全真堂下,最难训教。 学修行、不尚扶犁,道我咱偏好。 再三劝,再四告。 认取五色祥云,自然耕道。 种紫芝、灿烂灵光, | 
| 尹虞卿,樊祖训。 明仲季蒙,子恂子润。 汉卿共、信仲官人,乃清河一姓。 程德容,李汉臣。 十个吾侪,尽皆文俊。 劝诸公、名利灰心,早修 | 
| 陇西公,名去病。 表德去华,道号去尘最紧。 待悟来、去尽般般,当修完性命。 心常清,意常净。 法名更作,谷神相应。 号通一、亦是相宜, | 
| 周官人,家豪富。 长安通检,最为上户。 十年间、兴放心何如,无札锥去处。 叹利名,不坚固。 使我灰心,转生开悟。 行大道、一志无移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