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松风百步到灵阳,千古风流忆长房。 竹杖化龙无处觅,空饶陂水绕堤长。 |
| 红尘着脚双鬓斑,折腰五斗真作难。 巾车一去不复还,归卧柴桑紫翠间。 东篱悠然见南山,欲辩忘言心自闲。 |
| 落英拾秋鞠,委佩纫芳兰。 以其清且芬,可服仍可餐。 吴茱味苦辛,奚亦登君盘。 囊纱萦臂玉,恍记汝南山。 黄鹄招不来,仙子何时还。 |
| 长房化去已千年,鬼魅纷纷不畏天。 老鳖若来为太守,何人杀向葛陂边。 |
| 俯瞰二州烟晻霭,遥瞻八面壁崔嵬。 乃知仙圣门庭广,也放长房跳入来。 |
| 玉立诸君子,苍髯十八公。 有此岁寒质,胡能媚东风。 勿堕长房术,勿受秦皇封。 深期老此堂,长与幽人同。 |
| 跳入无人见,谁知有路通。 长房非黠者,草草出壶中。 |
| 新婚使别比秋胡,何似当年莫嫁夫。 身在朔方征戍久,雁来南国信音无。 空闺寂寂寒宵永,荒路悠悠远梦孤。 闻道仙家能缩地,痴心要觅长房符。 |
| 老色上尺宅,灵气亏三田。 怀我长房翁,授汝鸡石仙。 |
| 道茂数遁甲,长房得役鬼。 风鉴麻衣仙,地理青乌子。 择术患不精。 精义本无二。 奇哉梦笔生,熊鱼掩前氏。 |
| 空谷跫然余故人,且谈风月未论文。 长房仙去几何日,陆羽泉边多少云。 谁向唐诗参句律,只将周易对炉熏。 纵无今古飞谈屑,稼穑平生亦饱闻。 |
| 酒专风月权,诗欠江山债。 恐是试长房,尘劳君少耐。 |
| 尔时儒者定应无,问政胡为不问儒。 五代乱离千血阵,万山深杳一丹炉。 能容隐遁犹难必,遽谓飞升岂不诬。 我欲卜邻聊避俗,未须跳入长房壶。 |
| 岁晚归休老学庵,敢嗟白首滞周南。 在廷不欠秃翁一,开径宁无益友三。 地岂长房之可缩,天非邹衍所能谈。 桓郎狭小胶师说,未必雄书远过聃。 |
| 长房一青竹,阅世不知几。 下视区中人,岁月老分至。 颇闻第二泉,风烟未渠已。 谪堕修茶经,政坐一念起。 谁令哀鸿号,手足痛入髓。 秋江渴到底,安得半帆驶。 大士慈悯故,虑岂不及此。 军持乞余滴,厥德安敢倍。 愿方出岫心,慰我在原意。 归寻旧时仗,小住五百岁。 |
| 汝南市人眼,壶小天地大。 谁知卖药翁,壶宽天地隘。 李君血肉身,大化中一芥。 天度三百馀,满腔粲蓍蔡。 仙翁以过谪,长房以术败。 造化多漏泄,鬼神争讶怪。 君归视斯壶,口匏深覆盖。 得钱且沽酒,日晚便罢卖。 |
| 海山缥缈。 算人间自有,移来蓬岛。 一粒粟中生倒景,日月光融丹灶。 玉洞分春,雪巢不夜,心寂凝虚照。 鹤溪游处,肯将琴剑同调。 休问挂树瓢空,窗前清意,赢得不除草。 只恐渔郎曾误入,翻被桃花一笑。 润色茶经,评量山水,如此闲方好。 神仙陆地,长房应未知道。 |
| 一著能回一局输,安危岂不击兹儒。 乐卿昔去曾入海,老监今归但乞湖。 阮子杖挑聊共出,麻姑榼送不烦沽。 二仙占断壶中景,不许长房跳入壶。 |
| 渊明我辈人,岂为口体累。 归欤三迳秋,清吟发幽寄。 醒肯对黄花,陶然已心醉。 世俗儿女情,饮菊萸系臂。 长房果神仙,登高未为智。 落帽狂参军,声利穷所嗜。 兴来尽君欢,得句输杜二。 牛山泪沾衣,鄙哉马千驷。 悠然千载吟,高韵未易次。 人生聚几何,此意非酒为。 徜徉林壑游,磊落湖海义。 明年此会日,老健天所赐。 |
| ...袖携天香,是非忧乐俱两忘。 骖骐麟,翳凤凰,得与尔,高翱翔。 仙翁一笑白云上,赠我长房青竹杖。 明朝去向葛溪滨,莫遣风雷惊世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