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潇洒星郎,吹绿鬓、胜游霞举。 秋又半,月磨云翳,籁传风语。 太一青藜光对射,中流荡漾莲舟舞。 戏人间、今夜水精宫,前无古。 吾家是,蓬山侣。 歌舞袖,苹花渚。 拟问津斜汉,乘槎南浦。 谒帝通明今得便,素娥拍手心先许。 笑画阑、三十六宫秋,花如土。 |
| 春冰幕千丝,我箑美无度。 习习南浦秋,受藏忆袭护。 之子思吴鳞,触热遥问津。 举箑寄薄劣,却暑兼障尘。 荆榛道崎岖,轻车宜徐徐。 戴星秣骊驹,未午投林庐。 酌月重来期,名言毋重违。 自嗟君是客,忍赋别离诗。 |
| 万水千山厌问津,芭蕉林里自观身。 邻田鸡黍留熊也,风雨关河走阿秦。 鸿雁池边照双影,脊令原上忆三人。 年年献寿须欢喜,白发黄花映角巾。 |
| 这个仪形,丛林饭丁。 春山有雪发衰白,秋水无风眼冷青。 妙明田地,净洁门庭。 万缘不倚活卓卓,一事不著空灵灵。 把手与药兮谁寻本草,问津指源兮自得图经。 |
| 书台佳士君章孙,句法来自西溪门。 向来家住金谷园,珊瑚四尺蜡作薪。 床头黄金已散尽,买书却铸文章印。 印成一字不疗饥,仰天大笑还哦诗。 诸老先生总参遍,只欠一瞻晦翁面。 晦翁今已作贵人,君从何许去问津。 劝君努力战今举,来年拜渠为座主。 |
| 晚泊扁舟一问津,依然节物思羁人。 江山月照六朝梦,桃李风吹三月春。 宅枕谢公墩下路,诗寻萧寺壁间尘。 可须樽酒平生约,长望西州泪满巾。 |
| 吴会虽褊小,海滨富奇峰。 天鸡一号叫,剑戟明遥空。 溪谷相径复,深林杳攒丛。 猿吟虎豹啼,云气迷西东。 中有遯世士,超然閟孤踪。 被兰服明月,起坐松声中。 夜锻吸沆瀣,朝琴庇青葱。 骑星友元气,巢许安可同。 俛眄区中人,飞埃集毛锋。 问津或不缪,从子游鸿蒙。 |
| 天地大户舍,谁使渠滔滔。 拟如原卜居,卷屋皆波涛。 又思囚山赋,匪虎吾狴牢。 独惟安乐窝,邵子差雄豪。 驾言欲问津,蔽吾以蓬蒿。 颇思振衣起,浊酒且自酒。 一生任运耳,目送冥鸿高。 |
| 细读清诗拟泣岐,问津平山几河湄。 只今西去须遵陆,平地风波恐更危。 |
| 师友於今说郑乡,亲庭分付旧行藏。 但知职分宜栖棘,尽把声名属憩棠。 一字未曾缘荐墨,扁舟才可着诗囊。 问津渔浦多西笑,独为莱衣味更长。 |
| 入幕曾沾禄,之官始问津。 边城甘冷淡,世路识艰辛。 责重杯柈省,公馀简册频。 先人清白意,百世尚书绅。 |
| 南北东西厌问津,西海忘形今几人。 惟公名誉一世重,虽不吾与吾当亲。 气吞云梦并余子,深厚文章六经似。 昂霄耸壑正当时,发策决科余事耳。 上方忧顾大江东,虎踞龙盘气象雄。 却袖玉堂挥翰手,来成方面保厘功。 西风澹日边云碧,岁晚军情犹未得。 不应矫首送飞鸿,想得攒眉正忧国。 雅闻一诺值千金,推挽尤多乐善心。 坐上能容野人否,试听... |
| 禀气之中,具圣之和,生逢令辰。 逄三春仲月,方才破二,百年大齐,恰则平分。 立玉林深,散花庵小,中有然自在身。 诗何似,似苏州闲远,庾府清新。 青鞋布袜乌巾。 试勇往蓉溪一问津。 有心香一瓣,心声一阕,更携阿艾,同寿灵椿。 劫劫长存,生生不息,宁极深根秋又春。 聊添我,作风流二老,岁岁寻盟。 |
| 茜旗影里椹袍身,迎入蒲津免问津。 策蹇去时为举子,乘骢归日是功臣。 岂同化鹤千馀岁,才过登龙十数春。 开宴仍闻倾锡赐,酣歌喜杀故乡人。 |
| 修月三千户。 拥冰轮、同游碧落,问津牛浦。 上界真仙多才思,乞与瑶阶玉树。 渺万里、人间何处。 云叶依依分清荫,忆当时、掩映霓裳舞。 算万木,宁如许。 年年萧爽幽岩路。 倚西风、吹香金粟,超然云坞。 一洗纷纷凡花尽,堪写清商对抚。 为豁散、蛮烟瘴雨。 脱俗高标谁能领,向骚人、正欠题新句。 须大手,与君赋。 |
| 问津城西市,呼渡江南岸。 棹稳当潮生,帆轻趁风便。 龙翔古招提,鸟革今轮奂。 回合列翠屏,周遭铺素练。 邀行嫩篁竿,劝坐老木干。 沿壁览新题,吹尘认旧篆。 一隅看不足,两塔穷未见。 阳光烁岗顶,飙阵凉披面。 郛郭聚拱伏,烟云散呈献。 俯拜肃御邸,仰瞻粲宸翰。 皇帝南巡意,生灵北望眼。 书千古清辉,为万世伟观。 楼台明月讌,... |
| 遥指龟峰拟问津,芒鞋踏碎玉嶙峋。 去程暮雪留行客,回首春风有故人。 三酌茅柴斟白堕,一炉榾柮当乌薪。 饶他势利相倾绝,管鲍交情正在贫。 |
| 路傍人怪问,此隐者、姓陶不。 甚黄菊如云,朝吟暮醉,唤不回头。 纵无酒成怅望,只东篱、搔首亦风流。 与客朝餐一笑,落英饱便归休。 古来尧舜有巢由。 江海去悠悠。 待说与佳人,种成香草,莫怨灵修。 我无可无不可,意先生、出处有如丘。 闻道问津人过,杀鸡为黍相留。 |
| 幽居寻未得,下马揖比邻。 指我道傍叟,即君堂上亲。 仪刑全古雅,谈笑极清真。 匕箸山肴美,樽罍腊酿醇。 扁门称道院,辟馆养诗人。 得句挥毫疾,论文剪烛频。 乾坤百战定,父子一家春。 地僻过从少,谁欤此问津。 |
| ...踵后尘。 万钟与千乘,不肯易其身。 茫茫自圣哲,六籍经几秦。 末学更多岐,学海无问津。 伊川二先生,身修道愈振。 当年从之游,不减洙泗滨。 至今士气盛,亦复民风淳。 柴子柯山秀,言厉即之温。 由来思无邪,果见德有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