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避雨竹间点点,迎风柳下翻翻。 静依寒蓼如画,独立晴沙可怜。 |
| 列传日逢佳士,群书时得微言。 自对古人凭几,不烦俗客登门。 |
| 衰后常亲药饵,忧来颇忆林泉。 身坐谢庄小阁,心游沈约东田。 |
| 报国无忘竭节,居官勿用论功。 莫问咥咥趋乐,不烦咄咄书空。 |
| 犊去食苗莫间,鸟来攫肉休知。 物须以信相感,事忌于心有为。 |
| 吟情自觉都无趣,况复离居感物华。 厌读群书寻野径,闲收落叶煮山茶。 烧残寒菊花犹在,霜过香橙味转加。 因想前期重搔首,不堪秋思极长沙。 |
| 颈若琼钩浅曲,股如碧管深翘。 湖上水禽无数,其谁似汝风标。 |
| 晚日微明弄雨余,竹阴桐影共萧疏。 旋移小榻中庭坐,读尽扶桑太帝书。 |
| 折轴迷邦漫问津,行藏不断只因循。 那知老作边城守,好去闲为负郭人。 细向旧图逢景色,偶因掘笔得精神。 举军追恨成何事,可笑将军走解巾。 |
| 归来山中住,便作山中人。 冠带亦自闲,累月不首身。 散发层岩阿,濯足清涧滨。 石藓黏简册,松风堕衣巾。 乡里多旧游,不厌过从频。 山肴与野釀,待我如佳宾。 有召即走赴,爱其爱我真。 常巩礼数乖,取问吾交亲。 正此一夏乐,忽兹遘萧辰。 还愧拥千骑,又走西道尘。 |
| 先人有敝庐,涪水之东边。 我罢汉中守,归此聊息焉。 是时五六月,赤日烘遥天。 山川尽糁燥,草木皆焦燃。 尘襟既暂解,胜境乃独专。 高林抱深麓,清荫密石绵。 层岩敞户外,浅濑流窗前。 邀客上素琴,留僧酌寒泉。 竹簟白石枕,稳处只屡迁。 忽时乘高风,远望立云烟。 野兴极浩荡,俗虑无一缘。 气爽神自乐,世故便可捐。 却忆为吏时,... |
| 幸有湖边旧草堂,敢烦地主筑林塘。 漉残醅瓮葛巾湿,插遍野梅纱帽香。 风紧春寒那可敌,身闲书漏不胜长。 浩歌陌上君无怪,世谱推原自楚狂。 |
| 鉏犁满野及冬耕,时听儿童叱犊声。 逐客固宜安散地,闲民何幸乐升平。 雪花漫漫荞将熟,绿叶离离荠可烹。 饭饱身闲书有课,西窗来趁夕阳明。 |
| 十日身无一日宁,病源知向百忧生。 寒侵骐骥应方瘦,蠹满楩楠岂易荣。 小合昼闲书帙乱,画堂风静药罗声。 北山扶杖终归去,寄语岩猿莫晓惊。 |
| 林圃芳菲尽,空阴绕院青。 风条初脱絮,露沼欲生萍。 地僻春犹冷,门闲书亦扃。 临杯学强醉,怀抱只常醒。 |
| 一生占断白云乡,适意孤风吹草动志自强。 报晓音声栖鸟语,漏春消息早梅香。 吟经徐傍芙蕖岩,得偈闲书薜荔墙。 大道最亲无达者,苦携瓶锡叩禅堂。 |
| 天目之水停山椒,汇为双溪霅与苕。 先生苕上结邻好,远得径山中洞霄。 浮图道人支若永,赤城黄冠陆修静。 前山后山松柏帏,七盘九盘龙虎鼎。 山前篮舁过者谁,不是长须谢灵运。 此游已恨失春期,更待清和闲书景。 |
| 闲书闲画满芸香,卧读行看固是常。 天为苦吟终借,帝怜多病不教忙。 泥封法醖醅犹嫩,茶煮颁冰味更长。 一榻清风兼好献,可能来此就侬尝。 |
| 活水从浇竹,闲书会引眠。 玉溪何处所,璧月共清圆。 诗到惟供录,欢如不隔年。 何当见风度,应向日华边。 |
| 不数玄真与木难,也休翦彩缀林端。 五车自有神朝阙,万宝非因贾送官。 老大已残洄曲梦,推敲且作灞陵看。 忍寒袖手青灯畔,解字闲书胖与胖。 |